全球新冠疫苗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全球新冠疫苗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国际战“疫”行动
新冠疫情之下,短短一年多时间,全球已有十多种新冠疫苗在不同国家获批投入使用 。 疫苗生产商正在将新冠疫苗的生产规模扩大到数十亿剂 。 对新冠疫苗的空前需求和迫切的交货压力已导致该行业达到其产能的极限 。 与此同时,“自我优先”盛行和疫苗分配矛盾进一步加剧了疫苗生产供应链的风险 。 全球迫切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疫苗的安全供应 。
产能扩张导致供应链瓶颈
新冠疫情之前,全球疫苗生产能力合计约为每年40亿—50亿剂 。 而2021年,制造商们宣布的新冠疫苗计划产能合计已达140亿剂,是此前所有疫苗产量的3倍 。 全球新冠疫苗产能的雪球越滚越大 。 以德国的BioNTech公司和美国辉瑞公司为例,2020年底两公司实际产量仅为5000万剂左右,而2021年的产能计划高达20亿剂 。
而随着疫苗产能的扩张,疫苗生产供应链的压力与日俱增 。 新冠疫苗制造商越来越多地遇到原材料、包装材料和设备的瓶颈问题 。 国际药品制造商协会联合会(IFPMA)总干事托马斯·库尼强调说:“在数月之内使世界疫苗产量翻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 制造疫苗需要数百种原材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瓶颈,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
分配矛盾增加供应链风险
供需矛盾导致疫苗及相关原材料的出口管制措施不断增加 。 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 美国以所谓的“美国优先”为借口,通过优先采购限制所有在其境内生产的疫苗出口 。 此外,美国还通过《国防生产法》阻碍供应商履行海外客户订单 。 这给全球疫苗生产供应链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
英国紧随美国步伐,不仅买断了所有在英国生产的新冠疫苗,还大量进口在欧盟生产的疫苗 。 欧盟因此在意大利查扣了2900万剂阿斯利康疫苗,并加强了疫苗出口管理 。 此举激化了英国和欧盟关于疫苗出口的矛盾 。 而从疫苗生产供应链来看,主要疫苗生产国都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疫苗关键成分,限制出口或相互制裁只会带来两败俱伤的结果 。
安全疑虑加剧供应链压力
就在英欧围绕阿斯利康疫苗激烈斗争之际,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确认,罕见血栓应被列为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的一种非常罕见副作用 。 截至3月底,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后出现血栓的病例,欧洲经济区报告86例,其中18例死亡;英国报告79例,其中19例死亡 。 尽管英国和欧洲药品监管部门都强调,继续使用阿斯利康疫苗的益处远大于风险,但人们对这种疫苗的信心已大幅下降,多个国家暂停使用该疫苗或者设定了年龄限制 。
作为向贫困国家提供疫苗全球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阿斯利康疫苗曾被世界各国寄予厚望,一度计划在2021年生产30亿剂 。 经历“一波三折”之后,其庞大的产能计划已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 近日,美国政府已经决定让位于巴尔的摩的生产设施停止生产阿斯利康疫苗,为强生疫苗的生产“让道” 。 由于重新利用现有疫苗生产设施并达到最大生产能力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后续如果阿斯利康疫苗生产因需求变化而锐减,那么全球疫苗供应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
全球合作确保供应链安全
尽管率先研发出有效的新冠疫苗,德国却没能保障本国的疫苗供应 。 为了确保德国的疫苗生产企业获得足够的原材料,整个供应链不会停滞,德国专门设立了跨部门机构来协调和保障疫苗生产 。 新近上任的德国联邦政府疫苗特别专员克虏伯正在领导建立一个风险管理系统,监视疫苗生产供应链,希望及早识别和避免疫苗生产的中断 。 德国政府希望通过生产能力建设来保证疫苗供应安全,并从2022年开始自力更生进行新冠疫苗的生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