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讲的,初秋,仲秋,深秋在日期上怎样分

要答,就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古代历法文化传承 。
古代人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包涵三个月,每个月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基本上是十天 。而且每季的起点是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而每季又有初,仲,深之分,也有叫孟,仲,季的 。由些可知时间基本按一个月左右划分 。比如初春,我们这地方也叫开春,地气回升,墒情改冻,适合耕耘,到了仲春,花草树木开始发芽吐叶,一些早熟的水果开始开花,所以我们这地方把农历二月十五日称为二月花朝,是百花生曰 。到了深春(也就是季春 。我们这地方也叫阳春),百花齐放,鸟语花香,就是大肆播种的时候了 。我们这地方称做"蛮锤落地要生根"的时候 。同样秋季也是这样形成的 。也可分为孟,仲,季三个吤段,只不过它是收获的季节罢了 。所以才有了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说法 。
所以这些都是我们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古代华厦儿女智慧的结晶 。我们不得不对我中华民族的才智叹为观止!
按正常讲初秋为农历七月,仲秋农历八月,深秋农历九月 。
严格意义上讲是从二十四个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到处暑是初秋,白露到秋分是仲秋,寒露到到霜降是深秋,立秋是秋天的开始,处暑是暑天炎热的结束,白露是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是昼夜平分,寒露是露水将要结冰,霜降是天气转冷,开始有霜 。这个季节是一年四季春夏秋秋冬的秋季,秋季是丰收与播种的季节,在我们本地这个季节人们要把地里的秋田活收回来,还要播种来年夏收的小麦,(我们这儿说的收秋种麦)是一年很忙的季节 。
按阳历说是每年8月8日或9日是立秋,到9月7日或8日是初秋,每年的阳历9月8日或9日是白露,到10月7日或8日是仲秋,每年的阳历10月8日或9日是寒露,到11月7日或8日是深秋 。

常言讲的,初秋,仲秋,深秋在日期上怎样分




常言讲的,初秋,仲秋,深秋在日期上怎样分




常言讲的,初秋,仲秋,深秋在日期上怎样分


古人把秋天划分为孟秋(农历七月),仲秋(农历八月),季秋(农历九月)
按照月份划分,初秋就是孟秋,一般是农历七月为初秋 。此时,天气开始从炎热的夏天转凉,五谷开始成熟,一片丰收之景 。勤劳的燕子开始飞回南方过冬 。
诗曰:
申来硕果与初秋,处暑示凉劳燕愁 。
翱翔浩宇返南苦,麻雀欢歌登玉楼 。
仲秋就是农历八月 。此时天气开始日短夜长,硕果累累,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明月当空,丹桂飘香!菊花盛开,满街月饼,让身在异乡的游子思乡团圆,望月欲返!
【常言讲的,初秋,仲秋,深秋在日期上怎样分】诗曰:
斜阳高照桂如丹,硕果丰收月更圆 。
遍地金菊由你采,通街香饼顺吾忺 。
白露凝津荧夜冷,秋分缩昼绿枝残 。
相思过比黄花瘦,一镜嫦娥昊宇悬 。
深秋就是季秋,一般是农历九月为深秋 。此时,天气开始变冷,金黄的野菊花、金银花在秋风冷雨中盛开,满山枯黄的小草在寒冷的夜晚,染上一层银白色的秋霜,摇摇晃晃 。南方阳光明媚,北方已开始下雪 。
诗曰:
戍建重阳渐降温,雄鸡报晓旭难临 。
黄菊朵朵赐金片,夜草棵棵染白银 。
北岭素妆观雪舞,南山暧色佑归禽 。
秋风冷雨嗖嗖过,青鸟何堪恋早春 。
按照二十四节气划分,初秋应该在立秋到白露之间 。仲秋应该在白露到寒露之间,深秋应该在寒露到立冬之间,才是正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