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礼运篇,礼记礼运大同篇原文繁体?

礼记礼运篇

礼记礼运篇,礼记礼运大同篇原文繁体?


【礼记礼运篇,礼记礼运大同篇原文繁体?】《礼运》,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中国典章制度书籍 。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根据郑玄的话,认为“名《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阴转旋之道” 。《礼运》实际上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尤其是书中的“大同”思想,对历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刻的影响 。康有为为《礼运》作注,在注解中发挥了他有关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 。按古代说法即认为《礼记·礼运》篇的“大同”之说是受墨家或道家的影响 。
《礼运》为今本《礼记》的第九篇 。全文借夫子对旁边的子
礼记礼运大同篇原文繁体?礼运大同篇原文繁体: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歎 。仲尼之歎,蓋歎魯也 。言偃在側,曰:“君子何歎?”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 。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 。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 。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己 。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 。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