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先人…中元节的起源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的来历是什么?

祭先人…中元节的起源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源自道教,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 。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 。后来佛教改为现现在俗称的鬼节 。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倒悬”指的的是释迦十大弟子目连的母亲死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 。后后来得到释迦帮助 。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 。
【祭先人…中元节的起源 中元节的由来】为什么会有中元节呢?
祭先人…中元节的起源 中元节的由来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中元节,早在东汉时期就己盛行,讲究孝文化的中国人,在七月这个小秋时节,作物成熟,自然要让祖先尝新 。华夏大地广袤,各地对中元节的祭祀方式多样不一、祭祀意识也是普遍化的;也使得中国鬼文化,蒙着浓重的家庭宗法特色 。比如:老北京吃七色菜;河南一带挂纸于门口;河北祭祖打扫墓地,持麻谷至田梗称“荐新”,蒸面羊赠送小辈 。
等等!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中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谷巢儿,亦系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这也就是悟空问答题中,有另一个提问:为什么中元节,有的地方在十四日祭祖之因!中元节,融合儒释道三家精神,是中国人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除夕,清明,中元,重阳合称四大祭祖节 。清明,中元,重阳,分别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称之三元节 。
这三个节日,与道教的关联是:道教文化里有,赐福天官(对应清明),赦罪地官(对应中元),解厄水官(对应重阳),此三官亦称三元 。地官每逢七月十五日,便来到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所以中元也称消灾节,这一天,地狱之门打开,放出鬼魂,人们梵绕东西,摆好酒肉,以慰在人间斿走的孤魂野鬼,并祈求自己一年顺利!在佛教中,中元节被称为“盂兰节” 。
传说中的“目连救母”:佛祖坐下的弟子目连,在修行中依然想念已故母亲,于是开天眼去看母亲,发现母亲在地府中,成了吃不到东西的饿鬼 。目连不忍,偷送饭菜给母亲,但因为母亲生前作恶太多,饭到嘴边即变成了火焰;于是目连向佛祖求救,佛祖便集合众僧诵经超度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中元节这天人们都会梵香烧衣(纸做),祭拜游荡的孤魂野鬼!中元节祭祖,是体现孝心,寄托哀思,追掉亲人;感念先人恩泽,重拾祖先荣耀,传承家风,不堕家声 。
比如中元节放河灯,是告慰死者,照亮亡者之路,祈愿早入轮回!荀子言中元节:君子以为文,小人以为鬼,以文则吉,以鬼则凶 。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即是让恶者有一种敬畏!中元节,传承的是文化,核心是孝,不是鬼![2010年5月18日,香港特区政府申报中元节(潮人称香兰盛会),被文化部入选为,民俗项目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 。
谁能说说七月十五中元节由来?
祭先人…中元节的起源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也是祭奠先祖的节日,俗称鬼节,由来可追溯到东汉末年,那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在七月的这一天祭祖;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祭祀先人 。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跪拜……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