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赏析古诗的语言美,萧萧写出什么的情态 滚滚

我曾经在想,杜甫看到的木排,会不会是从嘉陵江放下去的呢?无边落木萧萧下之后,紧接的是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指的是长江上放江排的壮观景象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造成这种视觉上的冲击效果,是由诗人所处的观景位置、长江在夔州境内的巨大落差共同实现的 。
《钱塘湖春行》中的首句算对仗吗?

教你赏析古诗的语言美,萧萧写出什么的情态 滚滚


【教你赏析古诗的语言美,萧萧写出什么的情态 滚滚】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这首律诗的首联不是对仗句 。按照律诗的写作要求,颌联、颈联必须按照词性对仗,可以宽对,也可以严对(工对),而首联和尾联是可以不对仗的 。
且古诗中对仗的很少,目前认为全诗中四联都对仗的要数杜甫的《登高》了 。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对仗联也是颔联与颈联 。请朋友们欣赏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诗的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看到的景象 。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 。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诗的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 。马在浅草地上走得非常的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应接不暇,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
这联和上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整首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上面欣赏了对仗的颔联与颈联,下面再看首尾两联 。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诗的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