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贸易,旭日是传销吗( 三 )


一个月后,义乌政府投资9000元设立稠城镇小百货市场,地点在湖清门一条臭水沟旁 。
图表来源:义乌市统计局
同年底,谢高华在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对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 。
作为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的第一批经营户,冯爱倩如今与老伴经营着一间书画廊 。
而这30年间,义乌小商品市场历经8次搬迁,11次扩建 。2005年9月,作为第五代小商品城市场业态,义乌国际商贸城二期全面建成:长2.5公里,周长6.6公里,拥有2.5万个商位 。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于1993年成立,2002年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 。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00.1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0.93亿元 。
三、“兴商建市”战略40年未变
在义乌采访的几天中,采访人员发现,无论是本地商人、外来创业者,还是“洋创客”们,无不感慨义乌的商机和义乌人的生意头脑 。
浙江蓝宇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振荣,是在义乌创业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
采访一开始,郭振荣就向采访人员提到一部讲述义乌发展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 。因为,其中一个场景特别能代表他眼中义乌人的形象 。
“国营企业废弃的一车布料被运到义乌后,大家围着这车废布料激动万分,纷纷说着如何变废为宝 。后来,这车废布料变成了一个个拖把,到市场上出售 。”郭振荣说,“这特别像义乌人 。”
正是义乌人对商机的敏锐,吸引了他 。
十年前,郭振荣从美国回家乡无锡创业,带着多项材料制备及数码打印应用方面的发明专利 。但是,销路一直未见起色 。
2010年左右,他听朋友说义乌有厂房 。因为其专利技术与纺织面料印刷相关,浙江绍兴柯桥一带纺织面料业比较集中,在拿到杭州联创2500万元风投后,郭振荣来到义乌 。
那年秋天,他第一次到义乌 。夜里11点多依然车水马龙的场景,使郭振荣感受到了这个小城的活力 。
“从夜晚车流量看,2014~2015年,有一个下滑趋势 。这两年又活跃起来了 。”郭振荣说 。
像郭振荣这样,根据车流量来判断义乌商机的人不是少数 。
已在义乌创业12年的伊朗人哈米说,2003年刚到义乌时,天黑之后找不到出租车,只有三轮车在路上跑 。
他非常好奇:这样一个小城,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外国人?几年后,他在义乌注册了第一家外国人开办的有实际货物往来的进出口公司——义乌市哈米贸易有限公司 。
被义乌的车水马龙所吸引的郭振荣,决定租一间 2000平方米的车间 。郭振荣称为王总的人,是该厂房经营者,当年经营皮革印刷生意,但已经算是夕阳产业 。
王总听郭振荣谈了他的数码印刷技术后,立即判断是有前景的行业,因而坚持要入股郭振荣的公司 。“这就是义乌人,对市场趋势把握很准 。”郭振荣说 。
生意规模不断扩大,厂房需求增加 。郭振荣向例行走访的佛堂镇工作人员讲述了这些情况 。镇领导评估后,随即给蓝宇安排了用地指标 。
2014年拿地,2017年郭振荣就搬进了新厂区,目前一期占地面积48000平方米 。“政府效率挺高 。”郭振荣对采访人员说 。
高效率,正是确立“兴商建市”近40年来,义乌政府对此战略一以贯之执行的结果 。
1984年10月,谢高华在一次区镇乡党委书记会议上首次提出“兴商建县” 。
同年12月,谢高华调离义乌,他个人的义乌历程就此结束 。然而,从“兴商建县”到“兴商建市”,义乌在各个层面都未改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