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招投标监督机构名称有什么,电子保函让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更快更稳( 二 )


3、加强信用监管加强信用监管,一直是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要与重点内容 。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与创新,目前国内建筑市场信用监管呈现出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机制特点,并通过差异化管理、联合惩戒、信用修复等机制手段,逐步建立起信用监管的长效机制 。贯穿全生命周期在事前监管环节,近年来国内建筑市场监管推行“告知承诺制”,以相关建设活动主体主动信用承诺的方式,加快其许可事项办理进度,扩大信用报告应用范围 。
在事中监管环节,通过信用信息的动态收集、风险评估,大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在事后监管环节,通过建立联合惩戒制度、黑名单制度,依法依规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依法追究违法失信责任 。差异化管理与联合惩戒在政府采购、招投标活动中,相关部门通过建立相应的信用评分机制,对不同的投标人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加分或减分,令信用等级悬殊的企业分差进一步拉大,进而影响其最终投标结果,实现信用差异化监管的优胜劣汰 。
同时,各地普遍重视建立信用监管“联合惩戒”机制,即信用信息跨省、市、县级行政区域实现共享;信用惩戒跨部门、行业实现联动,真正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效果 。信用可修复实施联合惩戒,让失信企业寸步难行等举措尽管有效,但其终究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各地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创新监管方式,采取动态化的信用评价机制,即企业“失信”后,仍然拥有“信用修复”的机会 。
【马尾招投标监督机构名称有什么,电子保函让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更快更稳】企业失信后纠正自身失信行为,而后向相关部门提出信用修复申请,由后者对其进行核查,依据其实际结果对其信用信息进行修复 。以此引导相关建设活动主体重视自身信用行为 。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经历了早期的立法与信息化平台建设,已初步搭建起较为完善的行业信用监管体系框架 。在此基础上,如何创新信用监管机制,有效发挥信用监管作用,将成为推动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重点与关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