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4大皇帝贾诩天赋怎么加,贾诩天赋怎么加点

加之大谋士贾诩的加入,自然对曹操阵营有益无害 。面对曹操亲自询问,要是回答的太有倾向性,曹操就会怀疑早有串通,但贾诩怎么是如何做的呢?贾诩先是故意沉默不回答 。贾诩以各种理由推却 。而虽然贾诩跟曹操为敌,贾诩更多的是选择机会投靠曹操 。
请问如何评论毒士贾诩?
贾文和是三国中少有的智者,分得清世事,料得准人心,观察得了大势 。给董卓当参谋,能够“深入简出,静以修身”,不得罪当朝大汉旧臣,不和董卓派新势力搞在一起,对待董卓安排的事情,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只就事论事,不摆明自己态度和自己的建议 。董卓势力被吕布杀了之后,贾文和最后全身而退,没有收到任何影响!可见其观察世事的能力,不同于常人 。
在董卓死后,郭汜李傕被大汉老臣,以王允为首的大汉守旧派,逼上叛变之路,贾文和又审时度势,给郭汜李傕当参谋,建议两人叛变,收拾人马,杀回洛阳,掌控朝廷中枢,协助郭汜李傕两人成功捣毁了大汉朝廷守旧派势力,重新走向权力中心,但是发现郭汜李傕二人,只会饮酒作乐,不会经营天下,同时发现他们二人私心太重,判断他们终会走向灭亡,于是选择了“不参与其中的策略”,最后郭汜李傕他们二人自相残杀,贾文和不选择战队,居中避过,最后全身而退,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郭汜李傕败亡之后,贾文和选择了汉中张绣这个野势力作为自己的息身之所,发现张绣胸无大志,只有保家受命的心思,于是在曹操来攻城之前 。
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张绣投降曹操,换的一个投降的功臣,虽然整个事件,并不像他设计的那样顺利,但是结局却如他料想的一样,张绣投降 。其中的插曲:曹操睡了张绣的婶婶,搞的第一场投降不是那么和谐,曹操死了自己一个儿子,同时死了曹操一个爱将——典韦 。但是通过这件事,充分说明了贾诩关于一切的判断,是鬼神莫测的,劝张绣投降,受到曹操的器重,最后还在曹操处获得赏识 。
怎么看待三国的贾诩这个人?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千古名篇《过秦论》的作者,是西汉文学家贾谊,“三国第一毒士”贾诩便是其后人,智慧的基因源远流长呀!顶级谋士贾诩常被人忽视,其实贾诩对三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而独特的影响 。在群星璀璨的三国,贾诩也绝对是一个老资格和老前辈 。贾诩生于公元 147 年,比诸葛亮大 34 岁,比司马懿大 32 岁,比周瑜大 28 岁,比郭嘉大 23 岁,比荀彧大 16 岁,绝对算是三国谋士圈里的“老大哥”!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三国主公们的生存年代,曹操和孙坚生于 155 年,刘备生于 161 年,贾诩和这些老家伙算是同辈人,而且比他们都大,刘皇叔甚至比贾诩小 14 岁 。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贾诩的出场也非常早,前十回就出场了,这一点倒符合历史事实 。(诸葛亮)有贾谊这样的先辈,贾诩自小聪慧机敏,学识渊博,时人将其比作汉之张良、陈平 。注意,这可是别人的评价,孔明先生可是“自比管乐” 。举个小例子,一次贾诩随众人从中原返回老家凉州,被羌胡人所俘 。贾诩自称是段公之外孙,请求不要杀害自己,定用重金来赎 。
段公是东汉在西凉的将领,在羌胡人中多有威望,于是贾诩被放走,其余人通通被杀 。当然这个段将军贾诩也只闻其名,什么外孙都是瞎扯!不过,光有小聪明是上不了三国这个大舞台的 。贾诩至少两次改变和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进程,一次与董卓有关,一次与曹操有关!公元 192 年,呼风唤雨了三年的董卓被吕布所杀 。老董一死 。树倒猢狲散,西凉兵一哄而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