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东传至我国内地 , 历来有两条通道:北面沿路上丝绸之路;南面是海上丝绸之路 。2.笈多艺术的影响在南北朝时期的佛像艺术中 , 无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石窟雕像群是单体的金铜造像都会发现很多笈多艺术的痕迹 。笈多王朝借助政治和文化的强大实力 , 使印度佛教及其艺术随着这种交流 , 沿着丝绸之路大规模的进入中国 。
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的石窟造像艺术有什么不同之处?
说一下南北朝时期的造像艺术吧 。佛教自公元1世纪由印度传入我国后 , 佛教艺术亦随之产生 , 佛造像艺术从传入伊始就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依 。特别是南北朝时期 , 佛像在吸收印度笈多艺术的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 创造出沉静内省、轻盈飘逸的佛像艺术特色 , 迎来了中国佛教造像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笈多艺术的传入与影响中国南北朝时期(420?589)正值笈多王朝的鼎盛时期 , 这一时期 , 中国佛教艺术正在迅速繁盛起来 。
而来自笈多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 , 如“湿衣”和“裸体”造像特色 , 在南北朝佛教造像艺术中则时常可见 。图1 5世纪 佛陀立像 印度国立博物馆藏1.笈多艺术的传入佛教何时传入中国 , 众说纷纭 。据信史的记载 , 佛教传入汉地当在两汉之际 , 即公元前后 。它是内地与西域长期交通往来和文化交流的结果 。从两汉之际到东汉末年 , 约200多年 , 是佛教在中国的初传时期 。
佛教东传至我国内地 , 历来有两条通道:北面沿路上丝绸之路;南面是海上丝绸之路 。据佛教艺术学者考证 , 佛教经陆路传入西域又分南北两条路线:“南道于阗等地系由犍陀罗中心地区通过克什米尔即迦湿弥罗(罽宾)传入;北道龟兹等地系由巴米扬一线向东 , 或由罽宾北上经犍陀罗中心地区至迦毕试 , 再由迦毕试向东传入 。”南北朝以来中印间的僧人、商旅、使者、工匠正是通过这南北两道将犍陀罗和笈多艺术直接或间接的传入中国西域 , 从而再继续向东传入我国内地 。
东晋著名僧人法显曾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 , 经鄯善、于阗而越葱岭 , 历游天竺乌苌国(斯瓦特河谷)、宿呵多国(斯瓦特)、犍陀卫国(犍陀罗)、弗楼沙国(白沙瓦)、摩头罗国(马图拉)、鹿野苑(萨尔那特)等地 。这些地区均系犍陀罗艺术和笈多艺术的中心地区 。法显游历天竺之时犍陀罗艺术盛期已过 , 笈多艺术方兴未艾 。图2 5世纪初叶 释迦牟尼佛说法像 萨尔那特博物馆藏408?409年 , 法显到“多摩梨帝国 , 即是海口 , 其国有二十四僧伽蓝 , 尽有僧住 , 佛法亦兴 。
法显住此二年 , 写经画像” 。多摩梨帝国在今印度东北部加尔各答西南的海口 , 距笈多艺术中心之一的萨尔那特较近 。东晋义熙八年(412) , 法显持经像乘船泛海东还 , 长广郡太守李嶷闻讯派人到海边迎接 。这可能使笈多艺术佛像传入中土 。从法显开始 , 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僧人不断的西行求法 , 带动了中印两国僧人的频繁往来 , 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中印文化艺术的交流 。
有史书记载 , 印度室利笈多王为安置日益增多的中国游僧 , 在距那烂陀寺东四十驿处 , 曾造蜜粟伽钵那寺 。笈多王朝借助政治和文化的强大实力 , 使印度佛教及其艺术随着这种交流 , 沿着丝绸之路大规模的进入中国 。此时的中国佛教无论是义理上还是造像上 , 都多接受来自笈多王朝的影响 。这一时期中印两国僧人的频繁交流、往来 , 在将笈多艺术带入中国的同时 , 促进了两国文化、艺术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 , 使我们在研究鉴赏南北朝佛造像时对笈多时期的马图拉和萨尔那特造像艺术形式并不感到陌生 。
推荐阅读
- 8653部队是干什么的,武警部队抗洪抢险群英榜震撼揭晓
- 滨海兴罾新城怎么样,惠民套餐增强群众幸福感
- 350兆无线通讯网是什么意思,公安宽窄带融合数字集群无线通信系统
- 微信哪里比qq好,微信好用还是QQ好用
- 增城区新塘镇是什么人群多,广州增城区新塘镇新何村
- 榆林新农合电话号多少钱,新农合为群众健康撑起保护伞
- 广东省113工程手机什么工程,农村警务113工程助力群防群治
- 马路街办事处党群服务中心怎么样,漯河小社区筑牢党建大阵地
- 农村小水塘水坝怎么做,水坝是鱼群的老巢
- 当前情况下 脱离群众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新形势下脱离群众的几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