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保证是指电影发行公司对影片投资方或制片方做出的票房承诺 。如果影片最终票房没有达到保底票房数 , 发行方会按照承诺的票房保底分账给对方 。即使实际票房没有达到这个保证票房数字 , 发行方还是要按照这个数字分账给制片方 , 但是如果超过了保证票房数字 , 分账比例会对发行方更有利 。
为什么会进行票房保底?保底票房的电影 , 能投吗?
票房保底就是发行方对于制片方的一个票房承诺 , 对于看好的影片 , 发行方进行早期的市场预估 , 制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价格 。即使实际票房没有达到这个保底票房数字 , 发行方还是要按这个数字分账给制片方 , 但超出保底数字的话 , 那分账比例会对发行方更有利 , 简单来说 , 就是制片方和发行方在电影上映前的对赌协议 , 又称估值调整协议(比如2亿保底线) , 是指发行方与制片方在达成协议时 , 双方对于未来不确定情况的一种约定 。
如果约定的条件出现 , 发行方可以行使一种估值调整协议的权利;如果约定的条件不出现 , 制片方则行使一种权利 , 所以 , 对赌协议实际上就是期权的一种形式 。类似这种“电影片保底分成发行放映合同协议书范本” , 网上都有最基本规范的范本提供下载 , 你可以详细看看里边的条条框框 , 比如《战狼2》 , 发行方以北京文化为主 , 外加其他六家公司的合作发行 。
据北京文化公开发布的声明 , 北京文化向《战狼2》的制片方支付了1.4亿人民币 , 来购买对于《战狼2》的发行权 , 在北京文化和《战狼2》的对赌协议中 , 影片的目标票房是8亿人民币 。只有当《战狼2》的票房收入超过8亿的时候 , 北京文化才真正开始获得利润 , 当然 , 《战狼2》的实际票房造就远超了8亿的目标 。《战狼2》无疑是个特例 , 大多数情况下 , 发行方并不都像北京文化这么幸运 ,
发行方不但分文不赚、还亏了不少的例子也很多 。最著名的例子比如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了 , 北京耀莱影视文化传媒作为影片的发行方 , 向制片方承诺了5亿元的保底票房 , 如果影片票房低于5亿元 , 那么耀莱承诺付给发行方2亿元;如果影片票房高于5亿但低于8亿 , 所有影片净赚利润都属于耀莱 。可惜的是 , 影片的最终票房定格在了4.84亿元 ,
与普通发行相比 , 保底发行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投资方在影片上映前就能回收原本在影片下映1年后才能拿到的票房分账款;二是电影项目风险由投资方转嫁到发行方 , 因而要求保底发行参与者对影片票房有更精准的预期 。对赌协议下 , 成功让发行方尝到甜头的影片也不少 , 比如《心花怒放》、《港囧》、《美人鱼》等等 , 但要清醒的认识到 , 保底对赌毕竟是一种豪赌行为 , 赌赢了连本带利赚回来 , 赌输了也只能自吞苦果 ,
比如《封神传奇》、《叶问3》、《梦想合伙人》的惨痛教训就让一些发行公司吃尽苦头 。好莱坞六大发行中有类似的保底模式 , 但是和国内直接给你承诺卖到几亿票房不同 , 这种保底是一种影片发行融资过程 , 提供更多的是营销费和版权费 , 选择在电影上映后看票房收入阶梯分账 , 中国的形式更像是以电影作为资源进行的金融资本操作 , 呈现出市场之外的金融资本之间博弈 , 比如快鹿集团直接把《叶问3》玩砸受到广电局点名批评 , 不管影片上映后票房后续走势直接一锤子敲死 , 电影的票房是不确定的 , 也可以说票房保底算是中国特色了 。
推荐阅读
- 腾讯研究院为什么解散,腾讯抄袭微博为什么没有成功
- 美国为什么整华为,美国一直打压华为
- 华为为什么水军多,国产手机华为水军最多吗
- 为什么芈月打不死人,要用什么英雄比较好打
- 半条命好在哪里,为什么游戏名要叫《半条命》
- 为什么互联网大量裁员,互联网行业还有未来吗
- 为什么手机不做厚点,为什么不出超薄款
- 单片机为什么要分八位输出,为什么单片机用1输出低电平
- 为什么鲨鱼是濒危动物,它为什么总喜欢出现在船周围
- 为什么不会生病,为什么有人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