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镇政府怎么走,岱岳区大汶口镇

1994年,大汶口镇政府投资13万元,兴建了一处1300平方米的大汶口文化博物馆,展示出土文物和原始部落风貌;1998年,镇政府又投资60万元建起大汶口陶艺研究中心,生产的仿古陶器畅销全国 。大汶口位于泰山南麓大汶口镇的汶河两岸,遗址面积80余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至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被考古界命名为“大汶口遗址” 。
大汶口遗址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大汶口镇政府怎么走,岱岳区大汶口镇


 大汶口位于泰山南麓大汶口镇的汶河两岸,遗址面积80余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至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被考古界命名为“大汶口遗址” 。后来,又在山东境内及江苏、安徽北部和河南东部、河北南部、辽东半岛相继发现了与此同类型的遗址,被学术界命名为“大汶口文化遗址” 。1959年6月,在汶河南岸的宁阳县堡头村西首次发掘,揭露面积5400平方米,清理墓葬133座,出土随葬品2100余件,属大汶口文化中期和晚期 。
1974年、1978年在汶河北岸先后两次发掘,揭露面积1800平方米,发现墓葬56座、房址14座、灰坑120余个,主要遗存的年代属大汶口文化早、中期 。3次发掘证明,大汶口遗址包括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距今6400年至46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中期文化遗存,以翔实资料揭示原始社会解体、阶级社会产生的全过程 。
上有4600年至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存,下有距今7500年至6400年前左右的北辛文化遗存 。这种土生土长的东夷族系列文化,有力反驳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错误观点,而轰动国内外 。遗址内出土有陶、石、玉、骨、牙器等不同质料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 。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三足器、圈足器、平底器、袋足器较多 。
石制生产工具通体光滑,有角有棱,刀口锋利 。墓葬以男、女分别单葬为主,也有成年男女合葬,女性处于从属地位,预示着母权制的动摇和父权制的产生 。随葬品数量悬殊,质量优劣差别大,有的墓空无一物;有的多达180多件,而且品种复杂,制作精致,有珍贵的碧玉铲、玉臂环、玉指环、透雕象牙梳、绿松石镶嵌象牙雕筒、象牙梳、可与现代钢针媲美的骨针等 。
陶器中有精美的彩陶和光洁的白陶,有独特的猪形器、鸟形器 。大汶口遗址的文化层堆积,历经近2000年的历史,一般认为:早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中、晚期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阶级社会的萌芽业已出现 。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汶河北岸、京沪铁路旁树立标志碑 。2考古编辑三次的挖掘发现,遗址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窖坑等 。
【大汶口镇政府怎么走,岱岳区大汶口镇】出土的陶、石、玉、骨、牙器等不同质料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都异常精美 。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分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特别是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 。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而骨针磨制之精细,几可与今针媲美 。墓葬以仰卧伸直葬为主,有普遍随葬獐牙的风习,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 。
一般认为,早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中、晚期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江浙沿海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大汶口人追求的“时尚美”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盛行青春期拔牙和枕骨人工变形的习俗 。在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中,发现很大比例的人骨没有门齿或侧门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