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即为什么被收购,阿里巴巴为什么不收购它

美颜(被欧莱雅收购);丸美(LV基金份额);中华牙膏(联合利华控股);......诸如此类 。很多外企买国产品牌,不是为了更好的开发自己的产品,而是为了干掉自己,消灭竞争对手 。这是打击竞争对手的一种手段 。后续欧莱雅集团战略收购完成了品牌管理的飞跃,但并不意味着升级 。
百度外卖为什么被收购了?

美即为什么被收购,阿里巴巴为什么不收购它


百度外卖虽然占得先机,但是在外卖市场的竞争上出现了三次战略失误 。2014年5月,百度集团外卖事业部正式成立,2015年的三季度时,它在北京的专送订单数达到了美团外卖的10倍,饿了么的6倍,此时百度外卖享受着外卖市场的“老大哥”地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外卖会成为百度新的增长引擎 。好景不长,2016年初,和大众点评合并后的美团完成超33亿美元的融资;饿了么紧随其后,吞下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共计12.5亿美元的融资,
两家拿到钱的平台开始疯狂补贴、地推,夺取市场份额 。百度外卖没有紧跟这场战役,它的市场份额依靠惯性仍呈现上升态势,于是巩振兵放松警惕把很大一部分人力、财力放在搭建外卖生态链上,百度外卖选择铺设生鲜、食材供给、商超、众包、电商平台质选生活等多条业务线,这是第一次战略失误 。业务线扩张之外,百度外卖春节给骑手放假,帮他们买票回家,
这直接导致过完年的百度外卖在很长时间都招不到骑手 。而美团外卖采用了相反的做法,他们保留了一部分骑手在平台上继续配送,并且在节后加速和加大了对骑手的招聘,使得美团在正月十五前恢复运力,而过完年回来的百度外卖在很长时间都招不到骑手,这是第二次战略失误 。2016年3月,百度外卖开始为它的这两次战略失误付出代价,
春节后,此前高歌猛进的百度外卖第一次出现了增长停滞的局面,甚至略有下降,僵持数月,未见好转 。2016年11月,为获取融资,向投资者展示出更好的成绩单,百度外卖采取了饮鸩止渴的做法——不顾流水,将盈利提升,即在商户层面,多收取5%的佣金,在用户层面,提高配送费,这是第三次战略失误 。2017年初,副总裁陆奇上任后,修剪了百度的业务,明确了“做什么不做什么”,
淘集集破产,阿里巴巴为什么不收购它?
淘宝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让消费者认可自己不是山寨平台,你又让阿里去接手这个低端平台,这不是让阿里打自己的脸吗 。而且阿里也没有任何理由收购淘集集,淘集集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一、市场太过下沉,完全用补贴砸出来的淘集集基本是照抄了拼多多的套路:现金补贴,还搞了个分享赚钱,补贴力度要比拼多多高好几倍 。而且淘集集的用户和拼多多的重叠度超过了50%,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的占比也高出不少,
越是下沉市场,商品溢价越低,赚钱难度越高,所以拼多多和淘集集都非常难盈利 。但是随着拼多多的做大,也逐渐引入了正规品牌商,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 。而淘集集在拼多多趟过的路上又去趟了一遍,不管商家还是用户,都成了羊毛党,没有任何忠诚度,阿里跟拼多多的用户重叠度本来不高,大家各过各的,相互不打扰 。收购了淘集集不仅仅损坏自己建立的形象,还得正面跟拼多多硬刚,
二、淘集集的用户数实在太小,不够看淘集集号称是有1.2亿的用户,其中多少是水份我们暂且不论,而淘宝天猫的月活用户都已经超过了7亿 。所以淘集集的这点质量不高的用户数,阿里真是看不上,况且这部分用户的忠诚度并不高,如果没有补贴了,一样会继续使用淘宝或者拼多多,三、淘集集已经成了烂摊子,收购影响业绩阿里刚刚在香港二次上市,需要更好的业绩来建立投资人的信心,拉升股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