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县产什么茶叶,浓缩着新县胡家几代人的心血

我所认识的信阳毛尖文/余长城1我很荣幸生长在一个茶乡,自小喝茶叶长大,也釆过茶叶、炒过茶叶,与茶叶本来有一种分不开的“血缘”关系 。农民中专门分工出一批茶叶贩子,每天到各村收购毛峰,转售到河南各地 。信阳是全国产绿茶纬度最高的地区,大多数年份,清明前极少有茶叶萌芽,除非立春早且无倒春寒 。
河南信阳的名茶毛尖和其他名茶各有什么特点?
我所认识的信阳毛尖文/余长城1我很荣幸生长在一个茶乡,自小喝茶叶长大,也釆过茶叶、炒过茶叶,与茶叶本来有一种分不开的“血缘”关系 。自我记事起,家里就没断过茶叶 。最早喝过的茶叶尚不能叫“信阳毛尖”,只能叫机制茶或精制茶 。人民公社生产大队时期,各生产小队没有茶园,但大队有茶场,属集体企业 。那时只能喝机制茶 。
每家都有一到两个茶壶,白瓷的,配白瓷茶杯或玻璃杯 。那时茶叶还很珍贵,一般作待客之用,父亲每年也只买两斤左右 。我7岁那年,土地包干到户,家家开始在承包的土地上种植茶叶,茶叶收入成为当时农村最大的经济来源 。因为家家都有了茶园,大队茶场釆茶开始实行临时工计量付费制,从5分钱一斤到2角钱一斤湿茶不等 。清明后刚开园第一天,我的小姑能够一天釆一百斤鲜茶,而我釆不到二十斤 。
农村家家搭起了手工灶,手工茶,我们俗称(扫)把子茶,高雅的称呼叫“毛峰”,这是对卖茶人而言的 。农民中专门分工出一批茶叶贩子,每天到各村收购毛峰,转售到河南各地 。那时我还不知道河南省除了信阳地区,其余各地区均不产茶叶,即使在信阳地区的息县和淮滨县,也不产茶叶 。是故“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一一大概是1915年在巴拿巴万国博览会上以河南省的名义参展 。
我的三舅一一从茶场回来的技术工人,为了让茶叶卖上好价钱,去杭州买回电控龙井锅,学做龙井,是我们乡第一个做龙井茶的 。虽然舅舅的龙井茶价格是普通豫毛峰的五六倍,但加工十分缓慢,每小时只能加工几两干茶,所以每晚都是通宵作业,白天睡觉 。从舅舅那里学到最初的茶叶知识,知道全国十大名茶中,绿茶除了豫毛峰,还有西湖龙井、碧螺春、都勻毛尖和六安瓜片 。
从此豫毛峰放开了喝,海量了喝,对着茶壶嘴咕嘟嘟地喝 。喝浓茶,喝酽茶,半夜起床还喝 。因为我们村庄的山地是水田的三倍,被改成的茶园非常多,每年釆茶季节,都要请光山县的三位姑奶派人帮忙 。每年釆茶分春、夏、秋三季 。白露之后就不釆茶了,要“修树” 。白露茶最香,乡谚云:“头茶苦,二茶涩,三茶好喝舍不得摘 。”最后透露一下个人信息,我的出生地是被李德生将军题为“中原茶叶第一乡”的新县八里畈乡(镇) 。
【河南新县产什么茶叶,浓缩着新县胡家几代人的心血】2“信阳毛尖”有狭义之说与广义之说 。2003年,信阳市政府将信阳毛尖产地规定为信阳市全境并用经纬度标注,包括8个县区133个产茶乡和1245个建制村,此为广义之说;狭义之说专指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乡、浉河港乡和谭家河乡,以“五云(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连云山、云雾山)二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寨(何家寨)”为中心产荼区,又有大山茶与小山茶之分 。
1958年4月,时信阳产业集聚区(信阳市工区路)建河南信阳精制茶厂,隶属信阳专区棉麻茶公司,1962年改名精制茶叶工厂,隶属信阳专区供销社,1963年2月改属专区外贸局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1964年归属河南省外贸局土产进出口公司 。1969年12月信阳专区改为信阳地区,隶属地区商业局,1973年3月复属地区外贸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