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为什么笔直,高铁为什么要修成弯的

本文目录一览

  • 1 , 高铁为什么要修成弯的
  • 2 , 为什么京沪高速铁路设计线路较为笔直
  • 3 , 高铁是走高架多还是路基多
  • 4 , 为什么火车上座位是笔直的
  • 5 , 为什么高速铁路要取直避免弯道
  • 6 , 为什么高铁不是一条直线开的 但我们却感觉不到高铁其实也有弯路的
  • 7 , 动车 倾斜
  • 8 , 高铁为啥两头尖
  • 9 , 中国高铁为什么很平稳
1 , 高铁为什么要修成弯的弯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说:减少房屋拆迁 , 农民土地占用 , 减少建设费用 , 消除旅客视线疲劳 , 还有弯也是一种美观【高铁为什么笔直,高铁为什么要修成弯的】
高铁为什么笔直,高铁为什么要修成弯的


2 , 为什么京沪高速铁路设计线路较为笔直京沪高铁设计速度为350km/h , 按规范最小曲线半径为7000m,这么大半径下的线路 , 曲线也看起来也直 。而且曲线半径越大 , 曲线越长 , 自然没法设太多的转点
高铁为什么笔直,高铁为什么要修成弯的


3 , 高铁是走高架多还是路基多高架多 。首先 , 高铁动车的速度非常快 , 300公里每小时属于常态 , 这么高的速度 , 就要求铁路要足够直 , 尽量减少弯道 , 并且转弯半径要足够大~如果铁路建在路面上 , 受到路面各种复杂情况的影响 , 设计的线路难以实现 , 而建在高架桥上 , 遇河过河、遇沟过沟 , 可以保证线路尽量笔直 。第二 , 除了直 , 高铁还要求线路尽量平 , 尽量减少高低起伏 , 但是如果在地面上 , 受地势情况的影响 , 难免会有一些高低起伏 , 并且时间长了路基还会出现沉降 , 这些都会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 , 而高架桥的桥墩深入地下 , 几乎不会出现沉降的问题 。第三 , 安全 , 虽然现在的铁路都有护栏或者护网 , 但是偶尔还会发生人或动物闯进去被火车撞击的事件 。这些撞击事件对于普通列车不算什么大问题 , 但是对于时速300多的高铁 , 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而高铁建在高架桥上 , 就降低了人或动物闯进去的概率 。第四 , 缩短工期 , 在路面上修建铁路 , 路基的施工需要很长时间 , 还需要很长时间等待路基沉降 , 整个工期比较长 , 而高架桥的建设速度就非常快了 , 箱梁都是在工厂里预制的 , 直接拉过来吊装就行了 。
高铁为什么笔直,高铁为什么要修成弯的


4 , 为什么火车上座位是笔直的因为:1:~尾号是0、4、5、9 的是靠窗边的 0、9是六个人的大座(硬座)2:有助于查票员查票哦~~因为两边都要坐人 , 如果不笔直的话 。一面可以躺着 , 一面就要弯着腰 。5 , 为什么高速铁路要取直避免弯道没听说过曲直这种说法 。目前只知道 哈佳电气化提速改造 即将动工 和南岔~伊春段没关系弯道上离心力大 , 如果速度太快 , 就会直接出轨 , 所以一般会选择直线 , 如果实在不能走直线 , 要绕弯的话 , 也会把弯道半径修得特别大 , 这样才不会影响列车速度 。6 , 为什么高铁不是一条直线开的 但我们却感觉不到高铁其实也有弯路的因为弯比较缓 , 不陡你在一个空旷的地方一直往你认为的前面走 , 你走的也不会是直线而是一个圈 , 但你根本不能感觉到你在走圈圈 , 因为曲率半径太大了 。1. 速度等级不一样 , 线路设计标准也不一样 。2. 速度越高 , 标准越高 , 曲线半径也越大 。如图 , 300m半径 12000m半径两条曲线 , 300m明显看出拐弯 , 但12000m几乎像一条直线 。有弯都较缓 , 无急转的……走弯路要降速的7 , 动车 倾斜是的 , 因为铁路就是倾斜的 。是铁路转弯 , 所以在铺轨时就特意倾斜点 , 防止在高速转弯时火车脱轨 。高铁转弯半径大 , 你觉得没有弯道 , 实际上是有弯道 , 只不过你坐在车山感觉不明显 。之所以有倾斜的感觉 , 就是因为很多路段都是有弯曲度的 , 并不是一条笔直的线路 , 所以铺设轨道的时候必然有些倾斜角 , 放心吧不会有问题的 。你指的是做在运动着的车吗? 那这是正常现象! 因为外面的物体有的有倾斜趋向(如与平面成夹角的电线 , 光缆等);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汽车的运动轨迹相对物体水平方向有夹角 。8 , 高铁为啥两头尖高铁的两头也就是它的头型 。“头型” , 这个词汇在动车组列车设计和制造人员的话语里频繁地出现 , 明确地传达着这个部分的重要性 。头型即是高铁列车的车头造型 。为什么它这么重要?是为了追求造型出色还是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人的发型是为了好看 。回想一下大风中行走的体验 , 会明白高铁列车的头型不是为了好看 , 而是为了列车运行得更好 , 这个好里包括了速度和舒适度 。高速运行的物体在运动中最大的“敌人”不是他自己的重量而是空气 。空气对高铁列车的杀伤力除表现为空气阻力外 , 还有气动噪声、隧道微气压波、列车表面压力波 。空气阻力是空气对高铁列车发力的主要方式 。高速列车的运行阻力包括了两个部分: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 。摩擦阻力与列车速度成正比 , 而空气阻力和列车速度成平方关系 。当列车的速度提高3倍时大 , 空气阻力会是原来的9倍 。再具体一点说 , 当高铁列车速度超过300公里/小时 , 80%的阻力来自气流阻力 。事实上 , 在高速状态下 , 高速动车组的动力输出几乎都消耗于和空气的对抗上了 。解决的方案是让列车尽可能成为流线型 , 车辆横断面越小越好 , 周身减少凹凸 , 全力追求有细又长 。看看日本的新干线高铁头型的成长速度:第一代0系列车头部长度是4.4米 , 第二代100系成为5.5米 , 第三代300系是6.0米 , 到了700系 , 这个数字达到了9.2米 。当你觉得高铁列车造型夸张时 , 其实这倒不是动车组为了追求潮流 , 而是现实使然 。在四方股份设计中心的美工室 , 数十个CRH380A的头型模型一字排开 , 最后只有一个入选 , 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个 。在高速动车组列车的设计中 , 设计出技术性能优越又有美感的头型 , 被认为是第一环节 。设计要素和不同线路条件是设计基础 , 工业美工这时要有立意 , 比如今天的CRH380A取意于中国火箭 , 也取意于江河、骏马 , 初期的方案绝不是一个 , 立意确定后 , 美工们画出草图 , 设计人员根据技术要求设计出几十种头型作为初步备选 。在CRH380A头型的设计中 , 通过32个设计变量和200次模型优化 , 设计出了20种头型 。设计人员对这20种头型综合分析 , 从技术优越性、制造实现难度和文化内涵等角度选出10中头型方案 。对这10种头型 , 设计人员通过计算机仿真设计和进一步技术化 , 确定了5种头型 。对这5种头型再次进行多达17项75次的仿真实验 。之后 , 工业美工再次出手 , 用黄泥按1:8比例塑出车型 , 送四川绵阳做风洞试验 。在进行19个角度8种风速的风洞空气动力学实验时 , 同步进行噪声试验 。对测出的各种参数 , 设计人员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再调整 , 再次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 , 如粗反复 , 优选一种头型做出样车 , 一个新头型基本出现 。银白配色的CRH380A头型 , 要比其他高速动车组的头型长出两三米 , 长的身形有白鲨的气质 , 柔顺却充满力量 。CRH380B却有猎豹的味道 , 这个并不强调身形长度的“动物” , 线形简洁内敛 , 不张扬的姿态在奔跑之中却显示出最善跑的矫健和凶猛 。头型的设计并不是只集中于车前部 , 两侧的导流板设计、车下部的裙板、车辆连接处的风挡设计 , 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CRH380B两侧有贯穿全车的凹槽 , 这个看似简单的设计 , 有力降低了列车的气动升力 , 也就阻击车向上飘升 , 让全车流线化 , 尾车更为稳定 。看上去很好看是次要的 , 减少阻力才是实质 。CRH380A车头很长很漂亮 , 技术人员的语言却是:这一头型较旧款车气动阻力降低5% , 气动噪声降低7% , 列车尾车升力降低52% , 侧向力降低6% 。在头型车里 , 漂亮是算不得什么的 , 降低阻力才是硬道理 。高铁两头都是车头 高铁没有车尾就是说高铁是前后开的车由于高铁是高速列车 车头是用流水线设计是为了见少风的主力9 , 中国高铁为什么很平稳有两个决定高铁运行稳定性的基本因素:一个是高铁机车的稳定性 , 一个是道路的平顺程度 。如今 , 中国高铁正在这两个领域里创造着极致 。高铁机车——和谐号 。机车的稳定性可以分为纵向稳定性和横向稳定性 , 即机车运行时纵向的加加速度、减减速度和左右两个方向的加速度 。以中国中车旗下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CRH380A为例 , 它的加加速度和减减速度值要求必须小于0.75米/秒的三次方 ,  这个指标意味着如果不看到窗外后退参照物 , 你基本感觉不到车开了 。而在列车以时速300公里运行时 , 客室中部的横向最大加速度只有0.42米/秒的平方 。中国不但拥有世界上一流的高速列车 , 还拥有世界上超一流的高铁线路 。高铁线路的平顺度、平直度和沉降度同样影响着列车运行的平稳程度 。所谓平直就是尽量采用直线或者大半径的圆曲线 , 不能有太多太急的弯道 。中国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要求线路的曲线半径一般要求不小于7000米 , 京沪高铁的最小曲线半径可以达到9000米 , 而日本、欧洲的很多高铁线路最小曲线半径只有4000米左右 。为了做到线路的平直 ,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大量采用桥梁 , 一方面可以节约土地征用 , 另一方面就是能够截弯取直 。即严格控制线路的坡度 , 如京沪高铁最大坡度低于12‰ , 困难处最大坡度也不能高于20‰  , 所以中国的高铁线路多采用无砟轨道以及无缝钢轨 。普通的填方铁路基是依靠机具压实 , 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固结沉降;而桥梁是建立在桩基之上的 , 一般要打到岩石层 , 有些深度达六七十米深  , 从而产生很小的路基沉降 。5年 , 走完国际上40年高速铁路发展历程;3小时 , 跑完武广间曾需要11个小时的路途;集世界最先进的4种技术 , 中国人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中国高铁品牌 。从引进时速20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 , 到自主开发时速350公里、38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从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铁运营 , 到京沪高铁即将开通 , 中国迅疾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惊诧于中国速度 , 各国舆论疑惑:中国高铁似乎在一夜之间完成华丽转身 , 从一个不起眼的追赶者变成了世人关注的领跑者 。高铁发展 , 使我国对铁路建设进行了颠覆 , 可以说是一次革命 , 建造了地面空中客车 , 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 也是人们日益增长生活需求的需要 。高铁速度如此快还能保持平稳的原因有很多 , 比如高铁的技术、钢轨的打磨形成的平滑 , 但最关键的一条应该是路基的修整 。常开小车的人都会感觉到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和在普通公路和山间小道上开车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就决定了路基质量对交通工具平稳的决定作用 。而高铁的路基 , 基本上都是另外铺设的 。其对平整的要求 , 可以说到了苛刻的地步了 。一般而言 , 铁路的路基标准是高于公路的标准的 , 即使我们做普通列车 , 也没有感觉到特别的颠簸 , 更没有做汽车的那种随时遭遇到的起伏感觉 。这说明火车运行是要求在一个平面上进行的 。因此 , 在修整铁路路基时 , 就是高的地方要削平 , 低的地方要垫高 , 高低之间不能相差太大 , 否则 , 就不能作为铁路的路基了 。而在修建高铁的路基时 , 要求又不一样了 。高铁路基的误差要求已经精确到毫米 , 这是人所感觉不到的误差 。高铁的铁路不是把铁轨铺好就完事的 , 首先 , 高铁的地基必须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 如果基础不牢 , 后期如何修补都起不到作用 。路基结构采用优质填料分层压实 , 基础牢靠 , 不会蓄水 , 此外还要经受住天寒地冻和雨水冲刷等恶劣气候的考验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速度和飞机起飞的速度差不多 , 所以 , 要是路基出现不平顺的情况 , 就会引起轨道不平顺 , 那么高铁在运行时就产生剧烈振动和颠簸 , 使得高铁无法实现高速、平稳、安全运行 。其次 , 填筑后的路基时间久了 , 就会出现下沉 , 轨道系统可调的高度有限 , 所以路基下沉量的程度是以毫米计算的 。因为设计师晕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