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诞生七年来 , AMD锐龙处理器已经逐渐深入人心 , 尤其是搭载3D堆叠缓存的X3D系列 , 更成为大量游戏玩家的首选 , 屡屡被冠以“神U”的名号 。
AMD锐龙X3D系列确实无愧于这个荣誉 , 确实是革命性的产品 , 3D缓存的加入使之在众多游戏中的表现一骑绝尘 , 而且功耗控制得当 , 往往还有不错的性价比 , 很难不让人心动 。
X3D的强悍甚至让常规锐龙处理器都有点小尴尬 , 比如即便是最近的锐龙9000系列 , 玩游戏都不是锐龙7 7800X3D的对手 。
不过 , 世界上没有一款产品是百分之百完美的 , 更没有任何一款产品同时适合所有人 。
锐龙X3D系列在被捧上神坛的同时 , 这方面的话题可能我们很少会去思考 。
当然啦 , X3D党不要激动 , 这里不是要否定X3D系列的优秀 , 而是希望有着不同需求的用户不要冲着它的名气买回去了 , 才发现并不适合自己 。
一、“偏科”严重 只适合硬核游戏玩家
AMD X3D系列被称为“游戏神U”不是没有原因的 , 凭借/1632MB原生三级缓存、64MB 3D堆叠缓存 , 再加上6-8MB不等的二级缓存 , 总容量往往可以超过100MB 。
我们知道 , CPU缓存的速度远高于系统内存 , 而足够大的缓存可以大大减少CPU核心访问内存的几率 , 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 性能自然就上去了 。
尤其是沙盒类、在线竞技类、策略类、模拟经营类游戏 , 以及需要频繁切换场景的3A类游戏 , CPU的作用非常重要 , 三级缓存的作用更是特别明显 , 加大缓存可以显著提升帧率的上限和下限 。
但是 , 并非所有的应用都需要大容量缓存 , 事实上非游戏类应用从大缓存中获得的提升普遍非常小 , 反而更依赖于核心频率、核心数量等指标 。
无论是从事生产力创作、音频视频剪辑、2D/3D渲染等专业工作 , 还是压缩解压、Office办公等日常操作 , X3D系列都会有些相对力不从心 , 并非最佳选择 , 尤其是对内容创作相关人士而言 。
可以说 , 如果不是深度游戏爱好者 , 面对电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游戏 , 毕竟还要工作 , 面对X3D系列都要冷静一下 。
二、不是所有游戏都能从3D缓存中获益
即便是作为游戏神U , X3D系列也不能让所有游戏的帧率都得到立竿见影的提升 , 而市面上的游戏类型五花八门 , 优化情况各不相同 , 所以是否需要X3D系列 , 仍然得看看你玩的是什么游戏 。
目前来看 , X3D系列在玩模拟经营类、角色扮演类游戏的时候 , 性能相对并没有特殊优势 。
比如说《城市天际线》、《模拟人生》、《骑马与砍杀2:霸主》等等 , 相比隔壁的酷睿系列普遍有一定的差距 。
即便是一些3A单机游戏 , X3D也不是全部都很擅长 。
比如说流行代表作《赛博朋克2077》 , 它的表现就略逊一筹 , 特别是打开光追之后 。
另外在不少游戏中 , X3D与常规处理器的水平也基本相当 , 并无太明显的过人之处 , 比如《CS:GO》、《坦克世界》、《刺客信条》、《战神》等等 。
当然 , X3D在这些游戏中的表现都远远说不上拉胯 , 更多的是3D缓存没有带来明显加成 , 白白浪费 。
总的来说 , 如果你什么游戏都尝试 , 如果你更偏向于网游 , X3D系列几乎可以无脑入 , 但如果你只玩某几款甚至某几款特定游戏 , 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X3D的优化情况 , 避免一场空欢喜 。
三、积热相对明显 温度偏高/不稳定
说起锐龙 , 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词“积热” , 这确实是始终笼罩在锐龙身上的一团阴影 , X3D系列尤甚 。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 , 任何处理器都存在积热 , 这是半导体技术本质决定的 , 只是轻重不同而已 , 大多数时候影响不大 , 都可以被散热器轻松压制 。
但是 , 随着半导体工艺越来越先进 , 晶体管越来越多 , 芯片面积整体越来越小 , 热量没有足够的空间及时散发出去 , 积热问题在最近一些年越来越无法忽视 。
事实上 , 这也是现代高端芯片普遍采用Chiplet小芯片的原因之一 , 通过将单个大芯片拆分为多个小芯片来缓解积热 , 但这样又会造成芯片分散、发热源与散热器偏离的情况 , 出现另一种积热 。
锐龙处理器自采用Chiplet设计以来 , 积热问题就一直备受争议 , 而3D缓存与原生芯片紧紧贴合堆叠在狭小的空间内 , 增加了一个新的发热源 , 而且位于一侧CCD之上 , 积热现象就更加凸显出来了 。
单从功耗上看 , X3D系列确实不高 , 但是功耗低不完全等于温度低 , X3D系列温度偏高甚至是忽高忽低不稳定的情况可以说并不罕见 , 尤其是后者会导致风扇忽而安静忽而吵闹 。
受此困扰的网友也不在少数 , 很多人都会在网上搜索询问X3D温度多高算正常、高温如何解决、温度突然升高/忽高忽低怎么办……
总之 , X3D系列离不开一个好的散热器 , 也需要注意配合主板 , 调教最合适的散热策略 。
四、频率普遍偏低 基准性能相对较弱
频率高低并不代表一切 , 但确实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 X3D系列因为3D缓存的加入 , 为了控制整体功耗 , 不得不大幅牺牲了频率 。
比如说 , 锐龙7 7700X的频率可达4.5-5.4GHz , 锐龙7 7800X3D就只有4.2-5.0GHz 。
锐龙5 5700X能够跑到3.4-4.6GHz , 锐龙5 5700X3D则被限制在3.0-4.1GHz 。
频率的大幅下降 , 对于基准性能、生产力性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 比如说锐龙7 7800X3D的基准测试相比锐龙7 7700X平均低了多达12% , 无论单核性能还是多核性能都是如此 。
因此 , 如果你的工作对频率比较敏感 , 或者你对跑分很在意 , X3D系列恐怕无法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
五、兼容性问题不容忽视 需要调教
3D缓存毕竟是一个新鲜事物 , 加上AMD的行业号召力相对弱一些 , 存在兼容性问题在所难免 , 最突出的就是内存兼容问题 , 这也是整个锐龙平台比较头疼的 。
事实上 , 锐龙移动版处理器制器是足够优秀的(单芯片也是原因之一) ,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AMD平台的内存超频记录全都是用锐龙8000G APU系列 , 它就是移动版拿到了桌面上 。
锐龙桌面处理器的内存控制器本身设计就偏差一些了 , 它所处的IOD模块又一直没有显著更新 , 因此无论是常规锐龙还是X3D , 对于内存频率、颗粒都是很挑剔的 。
比如说SK海力士的A Die就很友好 , M Die则问题多多 , 经常容易卡Boot 。
同时 , 锐龙7000系列就直接抛弃了DDR4内存 , 只能搭配DDR5 , 不但限制了选择空间 , DDR5初期本身就问题较多 , 频率、延迟、兼容性都不够理想 。 当然现在好多了 , 但之前可是相当的愁人 。
第二个问题就是调度机制 , 这个问题在锐龙9 7950X3D/7900X3D上最为明显 。
因为它们都是双CCD设计 , 3D缓存只存在于其中一个CCD之上 , 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在双CCD之间进行调度 , 让游戏尽可能跑在有3D缓存的CCD核心上 。
更何况 , 不同CCD之间调度本来就存在不可避免的延迟 。 一旦这种调度机制出现差池 , 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 游戏性能反而不如常规锐龙 。
这种情况随着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游戏的不断优化 , 会逐渐有所改善 , 但第一AMD不是Intel , 号召力没那么高 , 行业跟进速度不会太快;第二即便持续优化 , 问题的根源还是在 , 不可能根治 。
也正因为如此 , 锐龙9 X3D系列的定位就不是纯游戏 , 更多的是兼顾游戏和生产力 , 但从实际情况看 , 它反而有点两头没顾上 , 市场反应一直不愠不火 , 远不如锐龙7/5 X3D系列受欢迎 。
另外 , 还有不少玩家反应X3D系列会存在间歇性小卡顿、帧率不稳定等问题 , 因此网上出现了很多很多优化调试教程 。
甚至在某海鲜平台上 , 有大量的X3D收费调试服务 , 号称可以解决温度高、内存和主板不兼容/不稳定、游戏卡顿等各种问题 , 甚至有人宣称使用了私人工具 。
其中的坑 , 很不建议大家去踩 。
六、价格不稳定 性价比偏离初心
高性价比 , 一直是AMD处理器的优良传统 , 但商家毕竟不是做慈善的 , 是追逐利润的 。
X3D系列的价格其实并不算离谱 , 但随着越来越受欢迎 , 特别是竞争形势的变化 , 也逐渐飘了起来 , 尤其是最近让大量玩家抱怨连天 。
最典型的就是最受欢迎的明星级锐龙7 7800X3D , 售价价格3299元 , 今年618期间一度只需要2399元 , 但下半年一路高涨 , 如今又回到了2999元 。
事实上 , 锐龙9 7900X3D如今也只要2999元(首发高达4499元) , 二者完全一样 , 但是如前所述 , 锐龙9 7900X3D其实并不是非常适合硬核游戏玩家 , 更适合工作、游戏兼顾的 , 还存在明显的调度问题 。
另外 , 锐龙5 7600X3D从始至终都停留在2199元 , 一分钱也没降过 。
即便在二手交易平台上 , X3D系列的涨价趋势也很明显 , 锐龙7 7800X3D最近更是一路走高 。
总的来说 , 锐龙X3D确实是处理器历史上的标杆性产品 , 引领了新的革命 , 给游戏玩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 “神U”当之无愧 。
但面对任何产品 , 消费者都没必要过于狂热和执着 , 更不宜盲目跟风 , 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切实需求、个人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 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 让日常体验更加丝滑顺畅 。
【AMD锐龙X3D游戏神U真的适合每个人吗?细数6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 , 希望每个人都能买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
推荐阅读
- 巅峰生产力对决!AMD锐龙9 9950X竟比i9-14900K强这么多?
- 不再兼容32位!英特尔推进x86指令集重大变革,AMD态度成关键
- 游戏装机新爆款出现!锐龙5 7600X3D配置推荐
- 面对英特尔,AMD越发从容,三款8845HS电脑市场热销,最低3399元
- 7600X3D即将开售!5个理由劝退,还是intel更香
- GPD:Zen5锐龙AI 300太贵了!两倍多于上代锐龙8040
- 换装锐龙7 8745H处理器 ThinkBook配置更新 5199元起更超值
- AMD 锐龙5 7600X3D:期待与疑虑并存
- 《魔兽世界:地心之战》攒机参考指南 锐龙7 9700X还是酷睿i7-147
- 再说AMD YES!就不对了 两千元出头锐龙5 7600X3D性价比值得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