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了,又一个捅破天的国产自研来了

狠了,又一个捅破天的国产自研来了

文章图片

狠了,又一个捅破天的国产自研来了

文章图片

狠了,又一个捅破天的国产自研来了

文章图片

狠了,又一个捅破天的国产自研来了

文章图片

狠了,又一个捅破天的国产自研来了

文章图片

狠了,又一个捅破天的国产自研来了

文章图片

狠了,又一个捅破天的国产自研来了

文章图片

狠了,又一个捅破天的国产自研来了

文章图片

狠了,又一个捅破天的国产自研来了

文章图片

狠了,又一个捅破天的国产自研来了

文章图片

狠了,又一个捅破天的国产自研来了

文章图片

狠了,又一个捅破天的国产自研来了

文章图片

狠了,又一个捅破天的国产自研来了

文章图片

狠了,又一个捅破天的国产自研来了

文章图片

狠了,又一个捅破天的国产自研来了

之前的华为见非凡品牌盛典 , 浓眉大眼的华子 , 正式发布全球第一款 , 量产三折叠屏手机——

Mate XT 非凡大师



超大的展开尺寸、比传统大折阳间太多的内屏比例、第一次实现内外双折的铰链设计…

介些 , 确实都值得说上遥那四个字 。



不过啊 , 最让机哥感到意外的是 。

华子之前所有的折叠屏手机 , 包括 Mate X3、Mate X5 。

内屏保护材料 , 全都用的是透明聚酰亚胺保护膜(CPI) 。



而这次 , 反倒是在屏幕更大的 Mate XT 上 , 换成了一块 322cm2 的超大 UTG 玻璃 。

不仅是折叠屏里覆盖面积最大的选手 。

同样也是华为第一次 , 在折叠屏上采用 UTG 玻璃 。



好巧不巧 , 央视财经 915 晚会上 , 也展示了国产 0.03 毫米 UTG 玻璃打破垄断 。

再想到华为 , 第一次用上 UTG 超薄玻璃 。

……

好家伙 , 总不能 , 不应该 。

这俩有关系吧?



不过在说他俩有没有关系之前 。

考虑到大部分机友还在用直板机 , 不太了解折叠屏上那些个花里胡哨的材料 。

这里机哥先提一嘴 , 啥是 CPI , 啥又是 UTG 。



一句讲晒——

前者是塑料 , 后者是玻璃 。

就酱 。



在折叠屏发展初期 , 手机厂的折叠屏们 , 内屏都用的 CPI「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 。

喏 , 就是介种塑料质感拉满的“高分子”材质膜 。



“高分子”材质 , 大伙懂得都懂 。

透光率和硬度都 8 太行 , 并且容易产生褶皱和划痕 。

不过在需要反复弯折的内屏上 , 已经是那会儿的最优解了 。



到后来 UTG 玻璃登场 , 也就是 Ultra-Thin Glass (超薄玻璃) 。

虽然在咱们想象中 。

玻璃都是 hin 脆的是吧?怎么能用来 180° 弯折呢 。

其实在非常薄的厚度下 , 玻璃会发生亿点点神奇的变化 。

具体为 。

【狠了,又一个捅破天的国产自研来了】会变得像是一片塑料膜一样 , 弯折到非常大角度都不会原地裂开 。



再加上玻璃本身 , 透光率可以把塑料按在地上摩擦 。

硬度也比塑料膜更高 , 不会指甲一划就是一道抹不去的痕迹 。

总之 , UTG 玻璃一出场 。

就代替了 CPI , 成为了最适合折叠内屏的屏幕保护材料 。



说起来 , 最开始量产UTG 玻璃的 , 是来自三星的一家子公司 , 研发出来后也立马被三星薅来用在了自家折叠屏机型上 。

后来国产厂商这边 。

像是小米 MIX Fold 2 啊、OPPO Find N 啊、vivo XFold , 包括今年绝大部分折叠屏手机 。

也都抛弃了 CPI , 在内屏用上了 UTG 玻璃 。



那么问题来了 , UTG 玻璃这么好 。

华子直到如今 , 才在两万块的三折叠才用上 UTG 玻璃 。

就连去年 5 月份发布的 , 12999 元起售的 Mate X5 , 都还在用 CPI 塑料膜 。

难道这一切的一切 , 就只是因为华子抠这点成本吗 。



当然啊 , 估计这会儿有机友要开始抢答了 。

“不是为了省成本 , 难道这玻璃还能有啥技术壁垒吗?”

诶 , 别急 。

这事儿吧 , 还真就没那么简单 。



首先 , UTG 玻璃完整的生产链分为 。

上游厂商生产玻璃原片 , 中游厂商加工成超薄玻璃 , 下游显示面板厂商 , 把自家生产的 OLED、LCD 面板 , pia 叽一下和玻璃拍在一起 , 组合成咱们所说的“屏幕” 。

大伙各干各的 , 分工明确 。



咱们主要是卡在玻璃原片这块 。

上游康宁、肖特的 0.03mm 玻璃基本都被三星包了 , 只卖给咱们 0.1mm , 甚至更厚的玻璃原片 。

也就是说 。

你得买他们的厚玻璃 , 然后自己回去研究复杂工艺 , 把玻璃给加工到 0.03mm 去 。



后来也出现了不少国产 UTG 玻璃供应商 。

但玻璃原片 , 始终没法儿自己造 。

所以基本也都是采购康宁、肖特的玻璃原片 , 然后减薄加工成折叠屏能用的样子 。



上游控制在别人手上 , 多少还是有点看人脸色的感觉 。

华子死活坚持 CPI , 机哥估计多少有部分这方面原因 。

不过从央视财经这次曝光的视频来看 。

现在已经有国产 UTG 玻璃供应商 , 能够做到生产 0.2mm 的玻璃原片 , 然后再二次加工到折叠屏能用的 0.03mm 厚度 。



对 , 你没听错 。

玻璃原片、减薄加工 。

这上游中游的活儿 , 现在咱们一家厂商就能干完 。




虽说还做不到头部厂商那样 , 直接一次成型出 0.03mm 厚度的玻璃原片 。

还得额外进行化学减薄程序 , 也就是二次成型 。

质量会受影响 。



但 , 玻璃原片这块 , 已经算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咯 。

再配合京东方、维信诺之类的下游显示屏厂商 。

也就是说 。

咱们造一块屏幕 , 已经可以实现上中下游 , 全流程的国产化 。



当然啦 , 国产化固然是国产化了 , 未来折叠手机会不会因为成本问题用回 CPI 。

都还不一定 。



但 。

既然国产已经有能力手搓出来打破垄断 , 买别人的价格指定也会更便宜 。

并且 , 咱们自己的技术 , 还能进一步迭代 。



比如 。

目前主流采用的是 , 「UTG 等厚玻璃」方案 。

也就是整片玻璃都是 30 微米厚 。

折叠区域弯折性能是保证了 , 但非弯折区域也只有 30 微米厚 , 强度略微有点堪忧 。

于是现在还会在 UTG 玻璃上 , 覆盖一层 PET 保护膜 。



啊…没错 。

你现在摸到的也不是玻璃 , 其实还是塑料啦 。



好消息是 。

国产厂商这边 , 「不等厚可折叠玻璃」也正在攻关了 , 折叠区域还是 30 微米不变 , 但其他区域增厚到 70~150 微米以保证强度 。

等攻关完成 , 就能在内屏上摸到真·玻璃了 。



还没完 。

目前国内的凯盛科技 。

也就是这次华为 Mate XT 的 UTG 玻璃供应商 , 早早就听说有在开发一次成型 0.03-0.1mm 的 UTG 玻璃原片 。

到这会儿机哥盲猜已经差不多了 。

指不定什么时候 , 就能跟今年旗舰用上汇顶超声波指纹一样 。

实现大规模量产落地 。



想起来这几年 。

国产厂商 , 显示基材、影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 , 包括咱们今天说的 UTG 玻璃……甚至是芯片、系统 。


都开始走国产化的路子 。





不仅从只能买 , 蜕变到能自己造 。

现在甚至还能造得更好 。

不得不说 。

国产这波 , 真的太解气了 。

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