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菜饭演变史,怎么做上海菜饭?

上海菜饭,仿佛提到这个名字,鼻子里就能闻到那股菜、肉、饭混合着猪油袭面而来的香气 。

上海菜饭演变史,怎么做上海菜饭?


和我们今天的菜饭里满是上海青、咸肉、香肠不同,上海菜饭一开始叫“咸酸饭”,只是莴笋叶和米饭在柴火土灶上做出的简单吃食 。菜的品种也不限于一种,甚至农村的妈妈们,看地里有什么菜就放什么菜进去,除了莴笋叶,还有卷心菜的喇叭叶(卷心菜最外面没包住菜,像开喇叭花一样的叶子),青菜,荠菜,蚕豆等,所以形成各家都有自己“流派”的咸酸饭 。即便如此,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岁月里,上海人平常还在以泡饭酱瓜填肚子,要是哪家能吃到一碗这样的菜饭已经很不容易了,小孩子一个礼拜或半个月吃到一次的话,上学都是蹦蹦跳跳地去的 。

上海菜饭演变史,怎么做上海菜饭?


等进入计划经济以后,每家每户每个月已经可以按人数凭票证买到少量的蔬菜了,但因为不能挑拣,所以等拣掉烂黄叶子,能吃的就所剩无几了 。等每月开始有肉的配额了,上海人又要想办法把到手的肉用到极致,妈妈们会把买来的猪肉上的油膘切下来熬成猪油,油渣撒到菜饭里一起煮,猪油在起锅前拌进菜饭里,这样既有肉味,又有香味 。而有的家庭为了在春节时,实实在在地吃上一顿有咸肉的菜饭,就想集中在春节前一个月多买些猪肉腌成咸肉,可当时的肉票是按月配给,过期作废的 。

上海菜饭演变史,怎么做上海菜饭?


于是怎么在年底时囤足肉票成了问题 。当然,上海人是很会动脑筋的,很多家庭会向人口多的邻居朋友进行调剂,因为人口多的家庭每个月的肉都不够吃,于是想囤肉票的家庭就会把当月的肉票给他们用,换取次月的肉票,这样每个月依次操作下来,到了春节前,手里的肉票就充足了,也就能多买肉腌咸肉烧菜饭了,不容易啊 。
那么肉有了,菜有了,上海菜饭的做法就讲究起来了 。家里有大灶的人家,那菜饭做出来不仅香味扑鼻,还产生了一种上海菜饭的“周边零食”—饭糍,这实际是菜饭的锅巴,它带着菜饭的鲜味,又脆又香,孩子们虽然正经吃饭坐不住,却喜欢等在菜饭锅旁等着大人把菜饭盛走后“刮饭糍”,恐怕这是那个年代很多人最早对零食的记忆 。不瞒大家,马先生小时候也曾有过,春节拿着菜饭饭糍边吃边看烟花的经历 。当然,那时候市区的家庭都是用的煤球炉的,菜饭做的时候要是不在旁边看着的话,每年春节把一锅菜饭炼成“碳”的家庭也不在少数,孩子自然不会去吃,节省惯了的大人怎会舍得轻易扔掉,他们会尽可能地铲掉黑的地方,再把余下的焦菜饭吃掉 。
如今,上海的物资丰富了,却又很难做出和以前一样烟火气十足的上海菜饭了,原因就是没有大灶的火力,菜饭无法在锅内形成一种可以激活菜饭的锅盖气,使得现在家里做的菜饭不再有以前那种香味了 。加上现在“饭前先敬摄像头”的习惯,使得人们把“色”看得要比“香”和“味”更重,把菜和饭一起煮,菜叶容易变黄,这样的画面在“朋友圈”里是拿不出手的 。因此,很多人的菜饭都是先煮饭后放菜,致使菜和饭之间的融合度大大降低,饭粒没有菜香 。而“健康饮食”的概念又把上海菜饭出锅前那一碗猪油拒之锅外,这就让原本通体透香,米粒油亮的上海菜饭更加失去了灵魂 。

上海菜饭演变史,怎么做上海菜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