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一种算法,分布式

分布式存储是什么?

计算机的一种算法,分布式


分布式存储是当下互联网流行技术“区块链”的特质之一 。它与传统互联网技术有些区别,一句话两句话也说不清楚,直接上图:第一种A图就是中心化,也就是传统互联网数据的储存方式,基于官方服务器,一旦服务器出现故障,数据、信息、资料都有可能丢失或泄露 。第二种B图就是去中心化,会出现一些节点,一个节点记录下一个节点生成或者储存信息的值(具体如何记录或者验证,小编不是专业的不敢乱讲),这就是所谓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 。
第三种C图,就是当下流行的区块链技术构架图 。三张图的区别:1)服务器-个人-服务器 。个人与个人没有直接关联与联系 。个人与个人的沟通与联系是需要通过服务器的 。2)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每个人都是中心节点,每个人又都不是中心节点,两者互相验证、不想记账 。3)区块链技术,当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互相串联后构建一个基层技术层时,如图C所示 。
分布式商业的春天已来了吗?
计算机的一种算法,分布式


分布式商业的春天已来了吗?从技术角度看,2019年以后,区块链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已经可以期待,分布式的经济模式显现 。2008年,中本聪在麻省理工学院加密技术邮件组发布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两种设想——比特币(Bitcoin) 和区块链(Blockchain) 。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 。
不知不觉之间,区块链技术已经发展了十年 。十年间,区块链技术通过自身分布式节点,不依赖第三方,结合共识机制、密码学、时间戳等技术来进行网络数据的存储、验证、传递和交流,从而实现点对点传输,不可篡改等特点,从无人问津到街谈巷议,可以说是给数字经济时代带来了巨变的曙光 。回顾互联网近50 年的历史,这种巨变曾发生过两次 。
第一次是全球性的联网,自1969年阿帕网诞生以来,全世界主流国家逐渐接入互联网,开启了全球联网的征程 。第二次巨变是全球性的应用,自1989年万维网论文问世后,互联网应用全面开花,实现了应用全球爆发 。第三次伴随比特币而来的巨变正在酝酿 。人们发现,区块链的意义在于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可靠的互联网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价值交换与转移中存在的欺诈和寻租现象 。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我国以区块链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456家,产业已经初步形成规模 。在实体经济的改造也不发区块链的身影,比如区块在商品溯源、版权保护与交易、电子证据存证、财务管理、精准营销、大数据交易、工业、能源、医疗、数字身份、物联网、公益、物联网、电子政务等典型场景的应用 。
一、区块链大规模商业应用可期放眼未来,区块链对我们生活影响会更大 。比特大陆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吴忌寒对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关注了接近七八年 。在他看来,区块链技术在未来十年的发展将延循7条主线发展:隐私性和安全性的矛盾、区块链技术的中立性问题、区块链的性能扩展问题、扩展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的专门技术、区块链上密码学算法的安全性、区块链身份问题、智能合约更强大,降低开发难度 。
技术发展进程的角度谈区块链,现在行业里头分成区块链1.0、区块链2.0 和区块链3.0 的说法 。所谓区块链1.0,最典型的代表就是2009年1月上线的比特币区块链,最核心的贡献就是建立了一套密码学的帐本,提供了一套新的记帐方法,但它存在一个缺欠,也就是华商所比特币区块链所有的规则是事先写好的,没有人可以在比特币区块链上修改任何的规则,不支持别的开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