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赵佗简介,中国最长寿的皇帝

广东佗城,距龙川县城10公里,是一座历经了2200多年历史沧桑的文化名城 。公元前214年,秦平定百越后,设县治于龙川佗城,首任县令赵佗,后为“南越王” 。
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人,秦朝南海龙川令,南越国创建者 。他从前219年作为秦始皇平定南越的50万大军的副帅,一直到去世,共参与治理岭南81年,期间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
毛泽东曾诙谐幽默地,称赵佗为“南下干部第一人” 。张维先生在《试论南越王——赵佗的历史地位》一文中评价赵佗“为岭南人民所缅怀的英雄人物” 。赵佗被列为岭南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一位传主,胡守为先生撰书其称为“南越开拓先驱” 。
秦向岭南的移民,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前三次均为“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以适遣戌”或“谪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属随军移民 。第四次移民由赵佗主导,史称赵佗“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可其万五千人” 。这一万五千无夫女子成为赵佗部队家属,对于稳定部队士兵情绪扎根戌边起到积极作用 。

南越王赵佗简介,中国最长寿的皇帝


秦50万平定南越大军随赵佗定居岭南大,成为第一批成规模、成建制的南迁客家人,这批客家先民成为南越国的中坚力量 。赵佗熟悉秦朝国家治理机制,依秦制设置百官,先后任第一批随军将士为官 。如吕后实行“别异蛮夷”政策期间,赵佗派往汉都长安请求吕后改变政策的南越国高级官员内史藩、中尉高、御史平三人,应是平越高级将领 。赵佗承任嚣遗训,绝道划岭而治,成为南越国最高长官,自然而然成为这些南迁客家人的政治首领 。

南越王赵佗简介,中国最长寿的皇帝


赵佗绝道划岭而治政令归一后,采取“和辑百越”等系列政策,致力于发展生产,在岭南地区开创了一个相对宽松和平的社会环境 。

南越王赵佗简介,中国最长寿的皇帝


客家人,是原籍中原地区的南迁古汉人后裔 。客家人,相对本地土著而言,就是外来户 。饮水思源,不忘祖根 。就赵佗的“兴王之地”龙川而言,对赵佗的祭祀似乎稍晚一些,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赵佗故居改建为光孝寺,后又改为平寇祠 。至康熙六十年(1721)赵佗故居平寇祠改建为南越王庙,祭祀活动走向正常 。乾隆四十五年(1780),龙川知县胡一鸿重修南越王庙,并刻碑以志 。(摘编网络,仅供学习)
在中国古代,当皇帝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因为那是一个能够统治天下的位置,因此很多君主在位期间都过度劳累,往往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不过下面小编要介绍的这位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了,他一生见证了9位秦汉帝王的更替,直到104岁才安然去世,那么他是谁呢?

南越王赵佗简介,中国最长寿的皇帝


原来他就是南越的开国皇帝赵佗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派遣数十万大军对岭南发动了进攻,经过十几年的时间,秦朝将领任嚣、赵佗等人终于平定了岭南,秦始皇命令五十万大军就地驻扎,以免岭南地区再次发生叛乱 。此时的赵佗被任嚣任命为龙川县令,于是他带领着手下的军队在龙川县建立了著名的“佗城”,并在那里定居下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