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财务信息造假,采取综合措施防范治理会计信息造假

我不知道题主想得到的答案是什么?财务是企业的财务,不是哪个个人的财务,财务造假的目的是什么?必要性在哪里?企业防止财务造假,也就是说企业主观上不想造假,是防止财务人员在财务上造假,进而损害企业利益 。在财务岗位配备职业品格和技能都过得硬的人,做好审批和审计,一旦查出财务造假,依法依规严惩不贷,财务造假就可以有效“防止”了 。
企业如何防止财务造假?
我不知道题主想得到的答案是什么?财务是企业的财务,不是哪个个人的财务,财务造假的目的是什么?必要性在哪里?企业防止财务造假,也就是说企业主观上不想造假,是防止财务人员在财务上造假,进而损害企业利益 。这个好防止,只要做好审批和审计即可 。而且这两方面都好做 。企业财务人员,一般都是值得信赖的人 。要就是人品过硬,具备良好职业操守和过硬业务技术的专业人士;要就是手脚干净的“自己人” 。
财务对企业的重要性,这是大家都能认识到的 。要是财务不值得信任,还要去“防止造假”,那就不是防止造假的问题,而是用人上出问题了 。财务本来是监督别人的,是负责把关的,要是财务本身再需要去提防,那起码说这个企业的管理基础是薄弱的,水平是低下的 。另外,财务造假的目的是什么?中饱私囊吗?这已经涉嫌违法犯罪了 。在财务岗位配备职业品格和技能都过得硬的人,做好审批和审计,一旦查出财务造假,依法依规严惩不贷,财务造假就可以有效“防止”了 。
财务造假作为投资者的我们如何提前发现?
【如何预防财务信息造假,采取综合措施防范治理会计信息造假】不要对回答期望过高,财务造假是个非常大的门类,在公开数据上面,既然是造假,必然会做的花团锦簇,介于此,我说几点,当做一种提示吧 。1、复杂的关联方交易 。上市公司A,非上市公司B,实际控制人都是甲,于是为了让A报表好一点,实际控制人就通过B的业务补贴A的业绩,这在现如今又普遍又难界定,可以说体外运营是一个大问题,有些同业竞争是明令禁止的,而另一些上下游的体外公司也会让财务状况变的很复杂,所以,有时候我们开玩笑,简单快乐的公司都不错 。
2、关联方收购和过高的商誉 。同样是体外公司,当业绩不好的时候踢出上市公司体系,卖给控制人,实际控制人包装之后,通过营销和成本转移,利润大增,又卖回上市公司,继而一卖回来资产,业绩就开始下滑,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商誉减值的窟窿 。由于关联方的交易是会进报表的,所以依赖关联方交易和关联方收购的上市公司可以规避 。
3、当年高利润吹成可持续盈利能力 。有些公司部分年份业绩突然暴增,暴增数倍,而企业主营实质上没有什么改观,也许是通过滥用截止获得的利润,又或是变卖资产获得,又或是补贴获得,反正这部分利润并不可持续,但是上市公司把这些利润转移科目,需增营收,让人感觉公司实际盈利能力提升 。这一点需要你对于净利润数字保持谨慎,取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的较小数值为参考,并且要参考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如果产品价格提升是短期的,那么就要降低其业绩预期 。
4、虚增应收,虚减应付 。有些应收账款虚增是违法的,他故意制造了不曾有过的虚假企业 。但是这对于企业来说风险太大,更多的企业是扩大信用风险来获得主营的提升,因为如今的财务记账是权责发生制,也就是收不回来钱,只要是欠款就可以算收入和利润 。这个时候有些企业就把货卖给信用很差的客户,来扩大营收,你以为他盈利很强,但实际上他没有现金流,只有应收账款,这一点的破解你可以看他应收账款的周转情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