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都裁怎么样的人,被裁的人都去哪了

这些互联网大公司裁掉的人,以前都是高收入者 。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并在大城市拥有大量房地产 。都是人生赢家,社会强者 。以后其实很多厉害的人都不需要为公司工作了 。只要他们能找到愿意为他们的产品买单的人,他们还是会过得很好 。被裁者要么转型,要么等死,被裁了怎么办 。
今年经常听到互联网裁员,可为什么招人还是那么难招呢?被裁的人都去哪了?
先来说下互联网行业裁员潮的背景互联网行业,这几年因为企业融资越来越困难,互联网流量越来越贵,AI科技的发展,一些低端的从业人员首先被裁员,不管是京东阿里网易这样的大公司,还是些小创业公司,基本从2016年开始,都在裁员 。小公司可能是开下去了,项目部门整体解散 。大公司往往是裁掉一些不挣钱的部门,以及优化掉大量没有性价比的员工 。
裁员是很多大公司转亏为盈的法宝,参考京东在2018年裁员10%,2019年宣布首次盈利 。互联网行业招人难,这是个伪命题互联网行业的招聘需求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就拿我熟悉的新媒体运营来说,2015年的公众号微博运营很吃香,当时找一个有经验的新媒体运营是很难的,因为这是个新鲜事物,稀缺着呢 。但是这个岗位在2017年却明显过剩了,很多公司都不愿再招 。
自从2018年抖音火了以后,抖音运营又成了一个香饽饽岗位,但是企业仍然招人难 。假设企业在2018年裁掉一个只会微博微信的新媒体运营,这时候企业真正需要的是抖音短视频运营人才,那么你说招人难不难?一大堆简历收上来,发现有抖音作品的没几个 。。未来互联网行业的招聘,某些稀缺职位肯定是招人难的,比如互联网行业的营销人才,流量获取人才等等 。
过去急缺的人才,在未来可能又烂大街,面临被裁员和失业的风险,比如2015年的O2O人才 。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高端的岗位和紧缺的岗位一直都很难招 。被裁的人要么转型,要么等死被裁员怎么办?被裁员,首先对一个人心理上是一种打击 。但是这时候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抓紧时间学习 。切忌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忙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 。
被裁员的这段时间,可以看看书,写写文章,输出下这段时间的工作心得 。找到自己身上的薄弱点和可以扩大的优势 。先别忙着工作,赶紧给自己找定位,找转型的机会 。在未来,其实很多有实力的人没必要去给公司打工,只要能够找到愿意为自己的产品买单的人,照样活得很滋润 。自由职业给自己打工是未来大趋势 。不信你看,这几年的滴滴司机抖音网红外卖送餐员自媒体人自由摄影师,哪个人是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给老板打工的?他们很多人不打工,反而挣到了很多钱 。
2个同事都被裁员了,但业绩最差的人反而没事,现在自己该怎么办?
裁员实际上从来不会和业绩真正挂钩,因为裁员的本质是争斗之后的利益再分配但裁员表面上又喜欢和业绩搞些挂钩,因为要找到一个让员工基本认可,且容易接受的理由,换句话说,业绩只是一个理由而已,能用就用,不能用也无所谓 。裁员的本质是利益再分配,一定要清楚这个核心原则只有那些根本就没工作几年,又喜欢看一些励志鸡汤的人,才相信裁员是裁减业绩差的员工 。
下面给大家举几个真实的例子1老王业绩最好,老王被裁员了!真实原因老王业绩虽然最好,但老王的工资也高啊,老王每月薪水25000,算上年终奖金,和公司为其交的社保公积金,公司的用人成本每年高达60万 。而换一个年轻人上来,公司的用人成本立即降到30万,而且业绩也差不了多少的!2老马业绩不错,老马被裁员了!真实原因老马虽然工作业绩不错,但老马喜欢传播负面言论,不讨老板的喜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