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343?氲牢?什么不开工,总占地2200亩( 二 )


首倡晋阳起兵 , 封为敦煌郡公 , 善于用兵 。进入长安后 , 拜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 , 封为秦国公 。唐朝建立后 , 官至天策上将、司徒 , 封为秦王 。平定、、、等割据势力 , 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 。设立文学馆 , 笼络人才 。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 , 发动“” , 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及二人所有儿子 , 册立为太子 。唐高祖李渊退位后 , 正式即位 , 年号 。
[1]在位初期 , 听取群臣意见 , 虚心纳谏 。对内文治天下 , 厉行节约 , 劝课农桑 , 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 , 开创“” 。对外开疆拓土 , 攻灭与 , 征服高昌、、 , 重创 , 设立 , 让各民族融洽相处 , 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 , 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 , 驾崩于含风殿 , 享年五十二岁 , 在位二十三年 , 庙号太宗 , 葬于昭陵 。
爱好文学与书法 , 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 , 其治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 。唐太宗即位后 , 因亲眼目睹大隋的兴亡 , 所以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 , 来警诫自己及下属 。他像荀子一样 , 把人民和君主的关系比作水与舟 , 认识到“水能载舟 , 亦能覆舟” 。因此留心吏治 , 选贤任能 , 从谏如流 。他唯才是举 , 不计出身 , 不问恩怨 。
太宗鼓励臣下直谏 , 魏征前后谏事二百余件 , 直陈其过 , 太宗多克己接纳 , 或择善而从 。即位为帝后 , 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 , 有个成语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就是说他的 , 他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 。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 , 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 。李世民出生后 , 李渊和窦氏并没有给他取名 , 而是按照兄弟排行称呼他为“二郎” 。
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 , 不拘小节 , 接受儒家教育 , 学习武术 , 擅长骑射 。在少年时代 , 李世民就熟读兵书 , 对《孙子兵法》能背诵如流 , 在同父亲和兄弟一起谈论兵法以及如何排兵布阵时 , 他总是表现得见识超群 , 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李世民早期从家庭中得到的良好军事熏陶 , 培养了他的军事才能 , 这些为他以后征战沙场、纵横杀敌提供了丰富的军事营养 。
起兵反隋公元617年(义宁元年) , 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 , 是为晋阳起兵 。(当时 , 隋政权已呈土崩瓦解之势 , 统治阶级一再发生大分裂 , 地主武装和义军星罗棋布于各地 。李渊素有大志 , 移官太原后 , 看到隋朝即将败亡 , 萌动了取而代之的念头 。到公元616年 , 农民起义在全国已居优势 , 隋朝再也无法集中兵力有效地打击各个武装集团 , 李渊觉得时机成熟 , 乃于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在晋阳正式宣布起事 。
公元618年(武德元年)农历五月 , 李渊废黜杨侑 , 称帝 , 改国号唐 , 隋朝灭亡 , 唐朝建立 。建元武德 , 定都长安 , 是为唐高祖 , 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 。不久 , 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 , 封李世民为秦王 , 李元吉为齐王)玄武之变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 , 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 , 但李渊建立唐朝后 , 立李建成为太子 。天下平定后 , 李世民功名日盛 , 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 , 排挤李世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