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价为什么涨得快呢,日本首都圈新房价格逼近30年来最高位日本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 , 日本首都圈新房价格逼近30年来最高位日本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日本房地产方面传回来的消息 , 现在日本首都东京的部分商圈房屋价格已经迎来了30年来的最高点 。现在基本上想要买一套新房的话 , 那么售价大约是在6084万日元 , 折合成我们的人民币大概是380万元 。而每平方米房屋的售价大约是92.6万日元 , 折合成人民币是5.8万元 。这样的价格如果放在我们这些一线城市来说还是基本上相当的 。但是在这里我们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够忽略的 , 那就是东京的人口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东京的房价开始出现上涨的迹象 。第一 , 经济在逐渐的复苏 , 我们要知道在当初为什么东京的房价会出现腰斩的现象 。主要就是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 , 当时东京是一片繁荣 , 但是随着他们市场经济泡沫被刺破 , 当时的日本直接出现了经济大衰退的现象 。而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之下 , 才导致日本来自东京地区的房屋大面积的跳水 。所以在当时很多人都放弃了买房 。不过随着经济的复苏 , 现在房屋的价格又逐渐的上涨和起来 。其实这跟人口的流动有很大的关系 , 毕竟是人都是要买房子的 , 因为要有一个固定的住所 。第二 , 人口的流动 。在上面我也讲述到了 , 其实房价上涨一方面是因为经济的复苏 , 同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口的流动 。我们都知道日本的大部分人口其实都是集中在东京这个城市周围 , 所以在东京是寸土寸金的 , 这就导致了如果大量的人口都流入东京的话 , 那么房屋的价格肯定是会要持续上涨了 , 毕竟在这样的情况下 , 房屋就成为了一个稀缺的资源 , 而工人的工资水准确实在不断上涨的 。所以为了能够实现均衡 , 就不得不提高房屋的价格 , 用来保证市场上的货币流通 。第三 , 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其实从东京的房屋上涨我们可以看出上涨的速度还是非常频繁的 , 基本上每年大约上涨5.8% , 对于东京的工资水准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 , 之所以会价格上涨 , 还有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 那就是东京要举办奥运会 , 虽然这个奥运会已经要推迟两次 , 但是毕竟是奥运会四年才会举行一次 , 对于东京的房价还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 。通过以上这几点 , 才导致现在东京房价来到了5.8万左右 。

日本房价为什么涨得快呢,日本首都圈新房价格逼近30年来最高位日本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 如今日本的房产为什么这么火热银行盲目放贷 热钱大炒地产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 , 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 日本人把它称为“高度成长期” 。经过战后20多年的复兴 , 日本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 索尼、松下、丰田等一批民营企业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和技术创造后 , 由内向型企业转变为外向型企业 , 并逐渐发展成跨国集团 。进入上世纪80年代 , 日本企业的出口大增 , 尤其是汽车、家电行业成了日本出口创汇的龙头企业 , 并因此带动了钢铁、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走私货如“808”双卡收录机也在中国市场泛滥 , 甚至中国的城市家庭中 ,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日本的TDK录音带 。为了遏制日本的贸易顺差 , 在美国的主导下 , 西方五国1985年制定了《广场协议》 , 迫使日元兑美元汇率在一年间从240:1飙升至120:1 。为减少出口损失 , 日本资本开始纷纷转入国内市场 。而日本政府为了支持企业维持高出口额 , 大幅降低利息 , 扩大对企业的贷款 , 结果造成国内市场流动性大量过剩 。已于2001年同住友银行合并(成为三井住友银行)的日本樱花银行前总裁横田昭义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回忆道 , 当时由于日本的产品大量出口 , 企业挣得的外汇源源不断地涌入日本的银行 。银行收到这么多存款后开始犯傻:该怎么办?于是 , 放贷成为日本各大银行的当务之急 。樱花银行从董事到各支店的员工 , 每人都有放贷指标 。最多时 , 一个普通员工每个月的放贷指标高达2亿日元 。结果 , 那些背负指标的银行职员如同做传销一般 , 先从自己的亲戚朋友下手 。只要你有工作(哪怕是临时工)、有住址 , 都可以轻易地获得贷款 。如果你有房子或土地作担保 , 那么贷款的金额都可以超过百亿日元 。于是 , 东京湾海底的无名地块 , 也被人当作了向银行贷款的担保 。更离奇的是 , 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区银座五丁目的警察岗亭 , 也被16人当作私产抵押 , 在银行申请到了共计630亿日元的贷款 。以一曲《北国之春》唱红日本列岛的千昌夫 , 当时正是红得发紫的歌手 。第一家银行找到他时 , 建议他投资夏威夷的五星级酒店:“日本人成群结队地跑到夏威夷去举行婚礼 , 在那里建一座五星级酒店绝对有必要 , 而且一定能够赚钱 。”千昌夫困惑地说:“我没有东西可以担保 。”银行说:“你的名字就是最好的担保 。”结果 , 先后共有五家银行向千昌夫放贷 。他在夏威夷不仅投资了酒店 , 还投资了高尔夫球场 , 五家银行贷给他的总金额达到2700亿日元 。“那时候的日本人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 。有人对日本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三菱地所的社长开玩笑说:什么时候把纽约的洛克菲勒大楼买下来吧 , 那可是美国最高的大楼呀 。一年后 , 三菱地所果然宣布花2000亿日元收购了洛克菲勒大楼 , 并在大楼的最高处插上了日本国旗 。”采访过这一收购案的日本《每日新闻》采访人员中村芳平想起当时的情景 , 依然感觉到困惑 , “日本人真的发疯了 。” 来自银行的大量贷款很快流入房地产市场 , 最有代表性的是银座的地价 , 在1987年一年中涨了40% 。同一年 , 东京的房价也涨了53% 。那些埋头上班的公司职员们生怕房价不断涨上去 , 忙着向银行贷款买房子 。而房地产开发商更是组织一帮无业人员扮成购房者深夜排队 , 由此煽起了浩浩荡荡的全民购房之势 。4年后 , 日本经济泡沫破裂 。银座地价暴跌六成 , 原先1亿日元的房子跌至4500万日元 。高高兴兴搬入新家没多少日子的白领们 , 一夜之间变成了“房奴” 。美国人也最终从三菱地所手中买回了洛克菲勒大楼 , 并让“日本小子”(美国人如此称呼三菱地所)净亏了近1000亿日元 。圈地开店 八佰伴破产 在泡沫没有破裂时 , 几乎所有人都坚信 , 东京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中心 , 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和国际机构前来建立分支机构 , 因此其商业地产会越来越吃香 。而在土地资源奇缺的东京 , 拥有土地就意味着拥有未来 。和田一夫当时就是这样认为的 。八佰伴集团创始于1928年 , 刚开始是伊豆半岛热海的一家蔬菜店 。和田一夫从父亲手中接过这家蔬菜店后 , 引进了美国的超市模式 ,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把八佰伴发展成为一家连锁超市公司 。到了上世纪80年代 , 八佰伴已经把超市开到了南美和新加坡 。在泡沫经济的漩涡中 , 八佰伴做了一件一般人眼中的“正常事”:圈地开店 。当时 , 八佰伴的经营业态已经从一般的超市 , 发展到了大型购物中心 。在地价天天上涨的情况下 , “圈地开店”不仅可以保证地价与房价的同步升值 , 而且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公司的业绩 。八佰伴的雄心得到了银行的大力支持 , 多家银行跟着八佰伴一路投钱 。和田一夫更是在1990年把八佰伴的总部从日本迁到香港 , 让这家以蔬菜摊起家的日本公司一下子拥有了“国际巨头”的良好感觉 。在其最兴旺的时期 , 八佰伴的海内外店铺总数达到400家 , 在上海浦东也开出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百货公司“上海第一八佰伴” 。当时头脑发热的不仅是八佰伴 , 还有“大荣”等超市集团 。日本的商业企业 , 几乎在这一时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大力发展商业地产 。结果 , 泡沫经济崩溃后 , 银行顿时变脸逼债 , 八佰伴和大荣则陷入困境 。1998年 , 八佰伴在融资无门的情况下 , 把一部分店铺卖给了大荣 , 好不容易筹集到了320亿日元的资金 , 又给银行盯上 。当时 , 八佰伴的最大借贷银行是东海银行 。东海银行得知八佰伴筹集到这笔救命款后 , 立即赶到八佰伴总部 , 对和田一夫说:“你先把欠我们的钱还上 , 这样消息一发布 , 公司的股票就会涨 。过一段时间 , 我们再贷给你 , 你不就一举两得了吗?”后来 , 和田一夫用“昏了头”来形容自己当时的思维与情绪――他居然相信了银行的话 , 结果这笔救命钱一去不返 。八佰伴在无钱偿还货款和支付员工工资的情况下 , 最后不得不宣布倒闭 。当然 , 坑了八佰伴一把的东海银行 , 几年后也因为大量不良贷款而跟着破产 , 演绎出一出你死我活又同归于尽的泡沫悲剧 。租房经营 洋华堂成功 就在各大商业集团纷纷买地开店的同时 , 有一家商业企业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租房开店 。这家公司就是“伊藤洋华堂” 。当时 , 许多人对于伊藤洋华堂的做法大为不解:地价天天涨 , 房价日日高 , 伊藤洋华堂只要圈一块地造一家百货公司 , 几年后投资成本就收回来了 。银行也是如此劝说伊藤洋华堂 。但是 , 公司总裁伊藤雅俊就是坚持租房开店 , “有钱时我开店 , 没钱时我退租 , 这样公司经营自由自在 , 没有还贷的压力 。” 在这场历史性的泡沫惨剧中 , 日本这么多商业企业 , 唯有伊藤洋华堂立于不败之地 , 而且发展得越来越好 , 不仅在中国成功地开了6家百货公司 , 还收购了美国的“7-11”连锁便利店 , 成为世界最大的便利店集团 。伊藤洋华堂现任总裁铃木敏文是公司创始人伊藤最得意的助手 , 也是把“7-11”便利店引进日本并最终实现“小鱼吃大鱼”的成功经营者 。他在接受日本《财界》杂志访问时这样总结自己面对经济泡沫的经验:任何经济发展模式都如波浪一般 , 有起有落 。作为经营者 , 如果只看到波浪高起时 , 而不知道波浪也有下落时 , 那么红极一时最后失败是十分必然的事 。企业发展中如何抓住商机居然重要 , 但如果一味地追求暴利、急功近利 , 而忽视了企业经营最基本的东西――量力而行、稳步发展 , 那么 , 企业的经营风险就会变大 , 要造就一家百年企业会难上加难 。伊藤洋华堂于1997年进入中国内陆地区重镇――成都开店 , 取得经验后移师北京 , 如今成为外资商业企业在中国的成功典范 。迄今 , 伊藤洋华堂在中国依然是租房开店 , 把企业经营的风险和投资成本降到最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