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皇帝努力不够,因此朱元璋给功臣们在这里建了一堆宅子,让他们在中都也有个安身立命之所 。朱元璋在凤阳修建了大量的宫殿,按照南京皇宫的规格,在凤阳也打造同样级别的宫殿 。除了皇宫以外,朱元璋在凤阳建了一个庞大的皇陵 。毕竟老朱的父母都葬在了凤阳,这档次低不了 。
如果朱元璋把首都设在凤阳,安徽现在会怎么样?
我觉得没什么两样,毕竟朱棣还是会迁都北京 。朱元璋对老家凤阳,还是非常重视的 。他曾经想了各种办法,想要把国都迁到凤阳 。甚至曾经为这件事询问过刘伯温 。刘伯温是摇头了,可是朱元璋并没有气馁 。为了达到目的,朱元璋特地把凤阳设置为中都,也就是说除了南京以外,当时明朝还有一个都城,那就是凤阳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南京太靠南边了,不利于北方统治,凤阳靠近淮河,更有利于统治北方 。
于是乎,占地382.3公顷的凤阳中都(比故宫大好几倍),就这么拔地而起了 。一直到明朝末年,凤阳都是以中都的形象出现在历史当中的 。所以别再说什么明朝没有眷顾安徽了,老朱为了凤阳的发展,可谓是煞费苦心!一、朱元璋为了发展凤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既然成了中都,那么相应的配套都应该跟上才对吧?于是乎规模宏大的凤阳发展之路,就这么开启了 。
第一,就是大兴土木 。没有基础配套,你吸引不来人才嘛!现在卖个楼盘,都讲究商业、学校、医院等综合配套,实在不行,也能挖条臭水沟,做个临水豪宅 。老朱建设的中都凤阳自然也不能落后 。朱元璋在凤阳修建了大量的宫殿,按照南京皇宫的规格,在凤阳也打造同样级别的宫殿 。这是为了提高凤阳的政治地位 。除了皇宫以外,朱元璋还在凤阳建了一个庞大的皇陵 。
毕竟老朱的父母都葬在了凤阳,这档次低不了 。光靠皇帝努力还不够,因此朱元璋还给功臣们在这里建了一堆宅子,让他们在中都也有个安身立命之所 。这帮人手里有的是钱,退休后能到凤阳来消费,必然可以刺激当地的经济 。老朱可谓是深谋远虑啊!除了建筑以外,老朱在交通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 。为了方便大家到凤阳来,老朱特地将南京到凤阳的路重新修了一遍,努力做到双向八车道 。
【凤阳县中心在哪里,相约凤阳奥体中心】所以说老朱搞了这么多动作以后,凤阳的商业经济,在短期内的确得到了提升 。同时也通过大兴土木,拉动了内需 。第二,迁徙人口到凤阳 。凤阳过去只是个小县城,现在要变成都城,除了基础设施,最重要的当然是人口 。可是凤阳的人口够得到吗?显然是不够的 。为此老朱还特地搞了好几次大迁徙活动,就是为了提高凤阳的经济水平 。光迁徙穷人还不行,富商们也必须要迁徙过来 。
当年秦始皇把全国有钱人都迁徙到咸阳,集中发展这一个地方,其实给了老朱很大的启发 。毕竟关中之地这么发展了短短十几年,就成了天下最富有的地方 。当时凤阳县只有不到2万人,所以朱元璋从江南富庶之地,一口气迁徙了多达14万人前往凤阳,此后又陆续迁徙了几批人过去,凤阳府的人口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这些迁徙到凤阳的人当中,有很多都是江南富商,他们手握雄厚的财力,对发展凤阳绝对是有帮助的 。
第三,政策红利 。要发展一个地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宏观上的政策红利 。比如说设立直辖市,本市大学优先录取本地学生等 。朱元璋给凤阳的政策红利是比较直接的,10年赋税和徭役全部都给免了 。这可把当地人给乐坏了,此后朱元璋索性就永久免除了凤阳当地居民的赋税和徭役 。当然了,也不是说所有移民者都有这个待遇 。只有当地土著居民,才有这样的政策红利 。
推荐阅读
- 平顶山市新南环路在哪里,开建平漯周高铁
- 渭南市东府小区在哪里,东府景园谁是你的菜
- 镇巴移民搬迁在哪里,移民搬迁迁出幸福生活
- 长汀红卫农贸市场在哪里建,龙岩市第三医院帮扶医院
- 麻城公租房在哪里,为吸引人才湖北麻城放大招了
- 留固镇汇通快递在哪里,安阳市滑县这些地方将停电
- 灵宝乾涧河大桥在哪里,相当于45层楼高的桥墩长啥样
- 江津北站修在哪里,重庆市江津区主要的四座火车站
- 鹤壁市松江小学在哪里,快看有你认识的没
- 十堰岩洞沟水库在哪里,项目地址就在张湾区岩洞沟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