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史,把中华民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合写一本书这本书该叫什么名字

1 , 把中华民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合写一本书这本书该叫什么名字中国后封建时代史

中华民国史,把中华民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合写一本书这本书该叫什么名字


2 , 中华民国史的介绍00:00 / 00:47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中华民国史,把中华民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合写一本书这本书该叫什么名字


3 , 如果把中华民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在一本书上这本书该叫什么近代史上的共和国【中华民国史,把中华民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合写一本书这本书该叫什么名字】
中华民国史,把中华民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合写一本书这本书该叫什么名字


4 , 中华民国史的作品目录第一卷第一章 世纪之交的中国与世界第一节 晚清的自然环境与行政区划一、疆域与行政区划二、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三、人口分布与流动四、民族的构成与分布第二节 列强与中国一、列强在中国的争夺二、外国资本在中国第三节 经济关系的变动与新兴政治力量的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二、资产阶级社团的兴起三、新型知识阶层的出现第四节 晚清的政治改革与皇权危机一、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二、北洋系势力的崛起三、各阶层民众的自发反抗运动第二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一节 革命运动的兴起一、孙中山与兴中会二、革命团体的涌现三、革命政党同盟会的建立四、革命党人的反清活动第二节 辛亥革命一、保路运动二、武昌起义三、各省的响应与光复第三节 中华民国的诞生一、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二、临时参议院和临时约法三、南北议和与政府北迁第三章 民国初年共和政制的演化第一节 袁世凯集权与民初政争一、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二、袁世凯实施集权政治三、共和政治的演进及其得失四、革命党人的追求及其分化五、第一届国会先举……第四章 军阀政治的发展与权力更迭第五章 北京政府时期的对外关系第六章 新思潮新势力的勃兴第七章 北京政府时期的中国社会第八章 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5 , 谁给我整理下中国历史七个时期黄帝、炎帝、蚩尤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北方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北宋、南宋与辽、西夏、金、蒙古时期神话时代 , 五帝到夏先秦时期 西周到秦两汉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民国先秦——汉——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6 , 历史朝代的排列顺序是什么历史朝代的排列顺序是: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武周、五代十国、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 。中国历史悠久 , 朝代更是零星纷繁 。每朝的创建者要首办的事就是确立国号 , 即朝代名称 , 简称朝名 。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联盟的名称而来 , 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历史朝代的排列顺序是: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武周、五代十国、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 。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 , 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 。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 , 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 , 才称“夏” , 姒少康在纶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兴夏朝 , 恢复夏朝的统治 , 史称“少康中兴” 。商: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 , 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 。汤灭夏后 , 就以“商”作为国名 , 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 。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 , 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因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 。武王灭殷以后 , 遂以“周”为朝代名 。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 , 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 , 因在镐的东方 , 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 , 本为古部落 , 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 , 被周孝王赐姓为“嬴” , 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市 , 另说是陇西谷名) 。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 , 秦始皇统一六国 , 始建秦国 。汉:刘邦为汉王 , 其封地在汉中 。后刘邦击败项羽 , 统一中国 , 国号称“汉” 。汉朝前期都长安 , 后期都洛阳 , 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 , 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新:王莽所创的朝代(国号)“新”的含义:新的本义是改旧、更新 。西汉后期在天人感应的五德终始学说支配下 , 社会政治涌动着一种新德代替旧德的思潮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 , “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 , 并最终完成“再受命”的代汉过程 。汉为火德 , 为赤帝 , 王莽为土德 , 自称是“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 , 依照五行相生之理 , 土德代火德 , 意在赤帝传黄帝 , 天命授之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 , 曹丕代汉后便称“魏” 。以皇室姓曹 , 历史上又称“曹魏” 。曹操谥号魏武帝 。蜀(汉):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 , 蜀指四川 。公元221年 , 刘备在成都称帝 , 国号汉 , 史称“蜀”或“蜀汉” , 又称“季汉”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 , 历史上曾建吴国 , 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 , 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 , 也称“东吴” 。晋: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 , 灭蜀后进爵为晋王 。后来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他的爵位 , 逼令魏帝退位 , 自立为皇帝 , 国号“晋”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 , 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 。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 , 称为“随朝” 。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 , 恐不祥改为“隋” 。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 , 佐周有功 , 被追封为“唐国公” , 爵位传至李渊 。太原起兵后 , 李渊称“唐王” , 后废杨侑建唐朝 。辽:辽原称“契丹” , 契丹是族名 , 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宋:后周恭帝继位后 , 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 , 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 , 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 。故陈桥兵变后 , 发迹在宋州 , 国号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陕西横山县) , 建国时以夏州得名 , 称“大夏” 。因其在西方 , 宋朝称“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 , 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 , 相传其水产金 , 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 , 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 。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 , 有大、首等意思 。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 , 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 , 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 , 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 。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 , 光明将要到来” , 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 。所以又称“光明教” 。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 , 都体现其教义宗旨 。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 , 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 。朱元璋取得政权后 , 国号称“明” 。清:明末女真势力复强 , 重建金国(后金) 。后金为了向外扩展 , 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 , 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 , 把“金”改为“清” 。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 , 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 “铁”的意思 , 因此命名“金” , 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 , 可以压倒“辽” 。“金”改“清”的原因 , 史学家有不同意见 , 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 。中华民国:1912年孙中山选为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袁世凯窃国,移都北京;1927年蒋介石上台,以南京为首都,抗战时迁都重庆,称陪都,抗战胜利迁回南京 。7 , 国歌的由来是什么《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 , 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 。这部影片描写了三十年代初期 , 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 , 为拯救祖国 , 投笔从戎 , 奔赴抗日前线 , 英勇杀敌的故事 。它在影片中首尾两次出现 , 给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 。因此 , 它很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 , 由于把它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 后又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歌(National anthem)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 , 是被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认为能代表该国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乐曲 , 一般来说它们都带有爱国主义色彩 。荷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国歌的国家 。1569年 , 荷兰人民为抵抗西班牙统治者的统治与压迫 , 高唱《威廉·凡·那叟》(奥兰治的威廉)冲向敌人 , 并战胜了西班牙统治者 。荷兰人民对这首代表着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十分地热爱 。后来 , 这首歌曲便成了荷兰的国歌 。从此以后 , 许多国家也争相模仿 , 制定出自己国家的国歌 。国歌文化世界各国的国歌有很多而且各不相同 , 有的是民族斗争的产物 , 有的是和平时代的赞歌 , 有的描写自己国家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 , 有的则叙述国家古老的历史 。英国国歌《天佑女王》 , 歌词来自圣经;法国国歌原名《莱茵河军团战歌》 。1792年 , 革命士兵马赛一团高唱这首战歌进军巴黎 , 所以被叫做《马赛曲》 , 1795年被法国革命政府定为国歌;美国国歌《星条旗》 , 用的是《安纳克利翁在天宫》的旋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49年9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 。2004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18年9月1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版正式发布 。创作背景《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 , 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 。很多人对这首歌想追根寻源 , 报刊上也多次刊登过介绍文章 , 但说法不一 。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 , 是说这首歌的歌词 , 是田汉同志于1935年在上海被捕以后 , 在国民党监狱里 , 用一张包香烟的纸写的 。不久 , 他托人带出了监狱 , 转给了孙师毅和夏衍同志 , 另一说法是田汉被捕前写的 , 在他的“凤凰的再生”文学剧本之后 , 他为了证实这几种说法哪一种更确切 , 更真实 , 有人问过田汉同志 , 田汉同志说他也记不清了 , 直到1983年1月27日 , 夏衍同志为此专门给《北京晚报》编辑部写了一封信 , 这件事才算有了可靠的依据 , 夏衍同志在信里这样说:“这支曲子是聂耳于1935年在日本谱写后寄回上海的” 。1934年 , “电通”公司在上海成立 , 请田汉同志写一个电影剧本 , 到这一年冬天 , “电通”公司向田汉同志征稿 。田汉同志就先交了个简单的 , 名叫《凤凰的再生》的文学剧本 , 给“电通”公司的孙师毅同志 。1935年2月 , 田汉同志就被国民党逮捕入狱了 。“电通”公司为了尽快开拍 , 决定请孙师毅把田汉同志的文学剧本改写成电影文学剧本 , 孙师毅征得田汉同志同意 , 影片改名为《风云儿女》 。在处理主题歌歌词时 , 他仅仅修改了几个字 , 这就是原词第六句:“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 , 改成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 当时 , 聂耳同志正准备去日本 , 得知影片《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 , 主动向孙师毅、许辛之要求 , 把谱曲的任务交给他 , 并表示到日本以后 , 歌稿尽快寄回 , 决不会耽误影片的摄制 。果然 , 没过多久他就从日本寄回《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谱 。所以 , 其它关于这首歌创作情况的种种谬传 , 都是没有根据的 。《义勇军进行曲》曲谱寄回上海之后 , 由贺绿汀请当时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担任乐队指挥的苏联作曲家阿龙·阿甫夏洛莫夫配器 。不久就在影片《风云儿女》中使用 。将其确定为国歌成为国歌的历程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 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 , 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诞生以来 , 在人民中广为流传 , 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 马来西亚华侨抗日游击队将一句歌词改为“马来西亚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遂成《马来西亚义勇军进行曲》;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广播电台 , 尤其是民间广播电台 , 都将《义勇军进行曲》视为中国国歌 , 甚至不知道孙中山作词的中国国民党党歌《三民主义吾党所宗》已被国民政府定为中华民国国歌 。1949年春 , 在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召开“保卫世界和平大会” 。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 , 得知大会规定:开幕式那天各国代表团进入会场时 , 都要奏、唱本国国歌 , 代表团有些为难 , 因为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 , 没有代表新中国的国歌 , 于是 , 大家在一起研究 , 决定唱《义勇军进行曲》来代替 。但是 , 对歌曲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有争议 。有人说“现在北平(现名为北京)已经解放 , 新中国即将成立 , 怎么能这样唱呢?”最后 , 郭沫若决定把这句词改成“中国民族到了大翻身的时候” 。代表团回国之后 , 汇报了这一情况 , 引起有关方面对制定国歌问题的重视 。1949年6月 , 第一届全国政协筹备会正筹备新中国成立的一些事项 , 感到需要制定一首新中国国歌已迫在眉睫 , 他们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由马叙伦任组长 , 叶剑英、沈雁冰任副组长的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 , 并设立“国歌初选委员会” , 委员会由田汉、沈雁冰、钱三强、欧阳予倩、郭沫若和徐悲鸿等人组成 , 另聘马思聪、吕骥、贺绿汀、姚锦新四名音乐家担任顾问 , 7月15日~26日 , 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在《人民日报》等国内外报纸上 , 连续刊登了“国旗、国徽、国歌征集启事”反响十分强烈 , 截至8月20日 , 仅国歌一项应征稿就收到632件 , 歌词歌谱6926首 , 但都不够理想 。最早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是画家徐悲鸿 。第六小组经过反复讨论 , 没有最后确定 。根据徐悲鸿的提议 ,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 , 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 ,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 以发扬抗日战争期间英勇无畏的精神 , 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