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AMD的800系列主板终于开卖了!这次凑齐了新U(9700X)和新主板(MPG X870E CARBON WIFI) 。 用一个开放平台进行了一系列测试 , 想和大家讨论下最新的AM5平台在调试技巧、性能释放 , 硬件选购等一系列问题 。
硬件介绍
主板
▼微星X870E 暗黑:是标准的ATX板型 , 外观以黑色为主 , 有一些碳纤纹理作为装饰 。 PCB为采用了8层 , 再加上有大面积的金属散热器覆盖 , 非常的沉 。
▼主板供电区域布置了大规模的散热器 , 再用龙形LOGO的护甲将IO一并覆盖 , 其表面为纯黑色 , 碳纤和磨砂三种不同的质感 。 在它的旁边是CPU的辅助供电接口 , 采用双8Pin设计 。
▼通电后 , 这部分的ARGB灯效也是很赞的 。
▼四条DDR5内存插槽 , 采用单边卡扣设计 , 支持的内存频率最高达到8400MHz(单条) 。
▼提供三条全尺寸的PCIe插槽 , 第一条和第二条直连CPU , 支持PCIe 5.0并有金属包裹用于加固 。 第一条支持PCIe 5.0 x 16 , 采用了方便拆卸显卡的设计 , 双卡模式下为X8+X4的模式 。 最下方还有一根PCIe 4.0X4插槽 。 主板的下半部分几乎全部都被金属件覆盖了 , 这些基本都是M2 SSD的散热片(冰霜铠甲) , 全部采用了免螺丝的快拆装设计 。
▼第一个M2散热片是带有RGB光效 , 通过金属触点实现供电 。
▼前置USB与SATA接口藏在外甲之下 , 都是转90度设计的 , 包括:1个USB 20Gbps Type-C接口、4个SATA 6Gbps接口 , 以及2组(转接4个)USB 5Gbps Type-A接口 。
▼取下散热片之后 , 可以看到一共有4个M2 接口 , 上面两个接口直连CPU , 支持PCIe 5.0 x 4 , 但注意使用第二接口时 , 第一条PCIe插槽的速度会变为PCIe 5.0 x 8;下面两个由芯片组提供 , 支持PCIe 4.0 x 4另外所有SSD的拆装也都采用快拆装设计 。 供电方面采用了豪华的18(并联)+2+1供电 , 并搭配了最大稳定输出电流110A的DrMOS!
▼IO面板上也有很清晰的接口标注 , 其中USB 4接口 , 2.5G 网口和WIFI 7无线网卡无疑都是战未来的大杀器 。
【AMD新主板使用不完全指南,9700X+X870E暗黑 多方位评测分享】▼此外IO面板上还智能按键(Smart Button) , 相当一个自定义按键 , 可以在bios设置重启、LED控制等功能 , 另外机箱的重启键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功能 , 都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 。
主板以及芯片组方面更详细介绍可以看看下面文章:
最新一代AMD主板“初芯不变” , 微星MPG X870E CARBON WIFI开箱分享
内存
▼选择一款7200MT/s的高频内存 , Kingston FURY内存产品中定位最高的叛逆者(Renegade) , 散热马甲为黑色+银色 , 采用了轻量化金属材质打造而成 , 棱角分明 , 质感不错 。
▼马甲采用了双层覆甲的设计 , 在黑底马甲上还有一层银色马甲 , 增强不少立体感 。 ”FURY”字样采用了激光凸雕工艺 , 在光照下会呈现出很精美的浮雕拉丝效果 。
▼贴纸上的具体型号为KF572C38RSK2 , KF即为KINGSTON FURY系列 , 5即为DDR5 , 72代表频率7200MT/s , C38即次频率下的时序 。 48代表容量 , 即2条套装48GB(24GBX2) , 这种规格应该是海力士Mdie的颗粒 。
▼叛逆者RENEGADE有RGB/非RGB两个版本 , 这款为无光版本 , 价格也会便宜一些 。
▼内存高度为44mm , 兼容性还不错 , 不过如果安装大型双塔风冷散热器 , 最好还是提前确认一下和散热器是否冲突 。
散热器
▼CPU散热器方面选择一款顶级的风冷散热器:超频三RZ820 , 这款双塔散热器为方正体造型 , 金属部分全部进行了黑化涂层 , 具体尺寸为长161×宽150×高165mm , 解热能力达到290w!鳍片边缘采用了扣FIN和折FIN工艺 , 鳍片和热管之间采用了现在很少见的回流焊工艺 。 从背面可以看到使用三角波浪矩阵鳍片 , 据说可以有效地减少风切声 。 接口为4pin的供电接口和一公一母的3pin ARGB接口 。
▼顶盖采用了航空级铝合金材质 , 表面采用了阳极喷砂和CNC双层工艺 , 细腻又有磨砂质感 。 一角有CPS的标识 , 一角采用高光镀镍工艺的金属框 , 里面是发光板 , 支持ARGB彩光同步 。
▼这款双塔散热器配备了140X30+120X25的风扇组合 。 前置风扇为25mm厚 , 风扇轴承处有星环金属纹做装饰 , 内部为FDB动态液压轴承 , 转速为500~2200RPM , 最大风量为147.3m3/h , 风压为3.2mmH20 , 这颗风扇的四面包裹航空铝材边框 , 很有质感 。
▼顶盖是磁吸式的 , 取下后拇指和食指卡住凹槽可以抽出中间的风扇 , 中置风扇采用了比较奇怪的半圆+半方正框造型 , 厚度为30mm , 直径140mm , 也是FDB轴承 , 转速400~500RPM , 最大风量122.16m3/h , 最大风压2.12mmH20 。
▼RZ820有着超大规格的热管布局:4条6mm热管位于底座的中心与最外侧 , 4条8mm热管则分列其间 , 并采用了低风阻的扁管工艺 。 底座为纯铜 , 表面打磨成镜面 , 并预涂了硅脂 。
▼扣具部分采用锰钢材质 , 硬度高韧性强 , 支持INTEL LGA 18XX/1700/1200/115X/20XX以及AMD AM4/AM5平台 , 附件还有额外的风扇扣条、L形螺丝刀、1分2供电线 , 虽然预涂了硅脂 , 但还是送了一管EX90高性能硅脂 。
CPU
▼锐龙7 9700X是一款8核心16线程处理器 , 基础频率是3.8GHz , 加速频率5.5GHz , TDP功耗为65w 。
▼安装RZ820时 , 需要打开顶盖 , 取出中间风扇 , 通过空出的中间缝隙使用螺丝刀固定螺丝 。
▼散热器前面风扇采用了滑轨结构 , 高度三档可调 , 除了提高内存的兼容性(官方给出最大内存兼容高度为62mm) , 更换内存也会更加方便 。
测试平台所以硬件配置如下:
CPU:AMD 锐龙 7 9700X
主板:微星 (MSI) MPG X870E CARBON WIFI 暗黑主板
内存:金士顿(Kingston)FURY Renegade DDR5 7200 48GB(24GX2)
显卡:索泰(ZOTAC)RTX 4080 SUPER PGF OC
散热:超频三(PCCOOLER)RZ820 CPU风冷散热器
电源:微星 (MSI)MPG A850G
机箱:Thermaltake(Tt)Core P3
新主板该怎么玩?
▼这代微星主板的bios风格更加简洁一些 , 在简易界面下(EZ Mode)就可以选择内存的AXMP/EXPO档位 , 让内存超频更简单的Memory Try it , 各种PBO 超频方案 , 核显的调节选项等等 。 CPU , 内存 , 磁盘以及风扇的状态则在右侧 。
▼再进行测试前 , 先来稍稍优化下内存:
①主板提供了内存小参自动优化功能-High Efficiency mode , 选择允许后会有Relax、Balance、Tighter、Tightest几个选项 , 靠后的选项策略要更激进一点 , 海力士Mdie的内存开启Tighter应该没啥问题 , 不过我还是选择了Balance , 这种优化策略的延迟表现的要更好一点 。
②一般6000MT/s6400MT/s实现UCLK=MCLK没啥问题 , 不过为了保险还是设置了下 。
③FCLK频率设置成了2100MHz , 能增加一点读写速度 , 体质好的也可以超到2200MHz试试 。
▼优化后的内存读写速度提高了一些 , 延迟也有降低 , 不过由于9700X是单CCD设计 , 读取速度不是很好看 。
默认状态
▼默认状态下可以降低点电压来优化性能 , 但降的太多性能又会下降 , 摸索后降低0.04v电压最为合适 。
▼像CINEBENCH这种负载比较高的应用 , 默认状态下7700X全核可以达到~4.4GHz , CPU温度不到60-°C , 功耗88w , 散热器风扇转速也慢 , 带来了非常安静的使用环境 。
▼FPU拷机10分钟后频率降为~3.5GHz , CPU温度达到了62-°C , 功耗同样是88w 。
TDP to 105w
▼锐龙9000相比上代多了一个105W TDP模式 , 开启后可以看到PPT(CPU允许最大功耗)提高到了142w , 此外TDC(持续电流)和EDC(峰值电流)也发生了变化 。
▼TDP to 105w下 , 进行CINEBENCH测试 , 全核可以达到~5.1GHz , CPU温度也超过了80-°C , 功耗达到142w 。
▼TDP to 105w下的FPU拷机 , 10分钟后频率降为~4.6GHz , CPU温度达到了83-°C , 功耗为135w 。
PBO超频
▼主板提供的PBO超频策略有很多种 , 这里还是选择手动的Advanced , 可以设置温度墙 , 如果不设置默认为95-°C , 另外电压方面没有进行太详细的优化(GHX选项中可以设置) 。
▼PBO下 , 进行CINEBENCH测试 , 全核可以达到5.2~5.3GHz , 功耗达到165w 。
▼PBO下的FPU拷机 , 10分钟后频率为4.6GHz , 功耗为151w , 因为设置了温度墙 , 此时的烤机温度没有太大的意义 。
Adaptive 超频
▼微星还有一种自家的超频策略—Adaptive超频 , 具体操作方法:CPU倍频应用模式设置为 ADAPTIVE , 会出现Performance Switch (自适应双模超频)选项 , 共有 4 个档位 , 其中 LEVEL1~3 是主板预设的档位(增压提频) , 电压分别为1.22 , 1.25和1.30v(不同CPU电压不同的) 。 最后一个档位的频率和电压可以自己定义 。
▼使用了LEVEL3档位 , 进行CINEBENCH测试时 , 全核在5+GHz和4+GHz之间横跳 , 功耗也是在120w和180w之间切换 。 温度也会超过95°C 。 另外在这种状态下无法进行FPU烤机 。
▼把9700X的各种状态下的测试成绩汇总成表 , 另外还加入了上代7700X(PBO)的成绩作为对比 。
1)默认状态下 , 9700X的功耗低温度低 , 挺适合作为ITX小主机的CPU , 不过此状态下多核性能受限 , 和PBO开启后的7700X差不多 , 当然单核性能上9700X的优势还是有的 。
2)9700X开启TDP to 105w后的功耗和7700X开启PBO差不多 , 性能提高~10% , 可以说这才是9700X的完全形态!散热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建议开启 , 设置方面也很省心 , 不需要去作过多的调节 。 可以看到9700X的积热情况有了一定改善 , 温度也就80-°C出头 , 温度墙也不用去设置了 。 功耗差不多的7700X此时已经超过90-°C!
3)PBO和Adaptive都是超频状态 , 以功耗为代价让性能进一步提高 , 也需要更好的散热条件支持 。 和TDP to 105w的数据相比其实也没有特别大的优势 。 当然电压还有优化空间 , 表中的数据仅仅作为参考吧 。
▼此外Zen 5架构在内存性能方面虽然没进步 , 不过L1和L2缓存的提升明显 , L3也是提升了一些 。
内存性能的影响
▼使用微星的Memory Try It!进行内存超频的过程十分简单 , 由于是Mdie颗粒的 , 小目标设定为7600MT/s , 直接选择C38的存档文件 , 电压自动提高到1.4V 。 当然这种频率下 , 就不可能设置成UCLK=MCLK , 调回自动 。
AMD在Ryzen处理器的内存控制器和CPU核心是分开的 , 两者通过Infinity Fabric总线来进行通信 , 内存控制器UCLK和总线频率FCLK达到1:1时性能最佳 。 当内存频率超过FCLK的时候 , 切换到2:1模式 , 就可以支持更高频的内存了 , 但分频模式也会导致内存延时的增加 。 新一代锐龙9000系原生支持DDR5-5600 , 相比起上代DDR5-5200有所提升 , 支持内存频率也可以超过DDR5-8000 , 当然肯定是分频模式的 。
▼在6000MT/s下进一步压低主时序 , 最终为28-35-35-76 , 作为对比数据 。 可以看到同频的6000MT/s和分频的7600MT/s的内存性能是差不多的 。
▼CPU性能方面 , 分频的7600MT/s占了一点点优势 , 但综合优势只有0.12%;而在游戏方面 , 同频的6000MT/s发挥得更好 , 同样领先的优势也只有~1%点 。 这样看来分频模式下大概要超过8000MT/s才能全面战胜同频的6000MT/s或6400MT/s , 所以现在最有性价比的选择还是入手6000MT/s , 然后再压时序使用 。
游戏性能对比
▼使用索泰RTX 4080 SUPER PGF OC来进行游戏性能测试 。 并找来现在价格差不多的14700KF做个对比 , 看看两者的游戏表现的差异!
光栅游戏测试
▼两款CPU在光栅游戏方面互有胜负 , 综合下来的平均帧数差不多了 , 14700KF在一些老游戏的表现要更好 , 另外在1080p和2k分辨率下的最低帧数表现是要好于9700X的 。
光追游戏测试
▼支持光追的游戏都是近几年出现的 , 9700X在新游戏上发挥的要更好 , 当然领先的优势也只有1~2% , 除了1080p分辨率之外 , 这个价位的CPU带大多数游戏都不会出现瓶颈 。
PCIeX8的影响
▼USB4.0成为X870(E)的标配其实也带来一些小问题 , 由于其速度上限达到PCIe 4.0X4 , 所以它占用了一条直连CPU的PCIe 5.0X4通道 。 而没有USB4.0主板是可以提供2直连CPU的M2接口 。 这样对于很多同系列主板来说 , 新主板会比老主板少一个M2接口 , 场面就很难看了 。
▼X870E 暗黑主板并没有减少M2接口 , 而是把第二个M2接口与显卡PCIe 5.0X16共享通道了 , 如果用第二个M2接口 , 显卡通道就会减半 , 变成PCIe 5.0X8 。 下面就测测这会带来什么影响 。
▼测试了5款游戏 , 老一些全面战争(DX11)受影响最大 , PCIeX8模式下 , 平均帧数下降了10~15% 。 但新一点的游戏影响就小多了 , 平均帧数只是降低了2~3% 。 当然这是使用RTX4080s的测试结果 , 如果使用更高级别的RTX4090 , 性能损失肯定会更大;反之使用RTX4070 , 4060性能损失也会更小 。
最后
X870E和X870在芯片组上并没有太亮眼的进步 , 只是把USB4.0接口从选配升级到标配 , 可以简理解成X670E/B650E又出了新的高端型号!
这张X870E暗黑主板的最大特点就是接口丰富 , 虽然有一个是M2接口和第一条PCIe槽共享通道 。 但如果主机不是高性能游戏应用 , 完全可以选择牺牲一点显卡性能 , 使用全部的4个M2接口 , 这样第二条PCIe槽运行在PCIe 5.0 x4 , 再加上第三个PCIe槽(PCIe 4.0 x4) , 都可以转接SSD , 这样最多就可以安装6块SSD了!另外 , 全新的USB接口在性能上也是十分强悍 , 扩展转接玩法多多 。
X870E暗黑主板的SATA接口只有4个(芯片组最多可以提供8个) , 但配备了5G的网络接口 , 对于有NAS的小伙伴们来说是绝配 。 不用再去计较SATA接口的数量 , 通过NAS来扩展硬盘就好了 , 5G带来的高速并不会比SATA接口慢多少(带有个 2.5Gb网口的NAS , 通过SMB Multichannel可实现高达5Gb的网络带宽) 。 所以这张主板很适合搭建一个数码存储终端型的PC 。
推荐阅读
- 英特尔酷睿Ultra 200S:发烧友级智能与能效新标杆
- 2024年第三季度无线充电行业最新动态:多场景应用与方案创新
- 英特尔新款旗舰CPU将于10月24日发布,主打高效冷却与节能
- 华擎科技发布Z890系列主板 太极新纪元带来全新变革
- 华硕灵耀14 Air,颜值与实力并存的办公新选择
- 荣耀90 Pro深度评测,2亿像素影像旗舰,屏幕护眼新体验,没短板
- 模块化笔记本Framework:理念新颖但难以在国内市场立足
- 扎克伯格:美国围堵中国AI是错误至极的政策,开放创新才是王道!
- 商用AI“芯”动力!AMD锐龙AI PRO 300移动处理器正式发布
- 超窄边1.5K真·全面屏,努比亚x京东方新屏预热 | QQ鸿蒙版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