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边夕阳西下 , 我正坐在江边发愁 , 恰恰这时我听到了深山中鹧鸪的叫声 。
出处: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原文: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译文: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拷暇够够嵯蚨魅?。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
扩展资料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远望,“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 。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 。
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 。
词句注释
⑴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亦作《菩萨鬘》 , 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晚云烘日》等 。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 。《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 , 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
⑵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 。
⑶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又称望阙台 。
⑷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 。此处代指宋都汴京 。
⑸愁余:使我发愁 。
(6)无数山:很多座山 。
(7)鹧鸪:鸟名 。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 , 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 ,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 , 不久投归南宋 。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 。
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 , 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 。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 。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 。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江晚正愁余 , 山深闻鹧鸪 。”词情词境又作一大顿挫 。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 , 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 。“正愁余” , 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 》:“目眇眇兮愁予 。”楚骚哀怨要眇之色调,愈添意境沉郁凄迷之氛围 。
更哪堪闻乱山深处鹧鸪声声:“行不得也哥哥” 。《禽经》张华注:“鹧鸪飞必南向,其志怀南,不徂北也 。”白居易《山鹧鸪》:“啼到晓 , 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 。
【山深闻鹧鸪是什么意思】鹧鸪声声,是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 , 还是勾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实难作一指实 。但结笔写出一怀愁苦则可断言 。而此一怀愁苦,实朝廷一味妥协,中原久未光复有以致之,亦可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