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量化管理细则,谁帮我写一份班级量化考核奖惩办法

1,谁帮我写一份班级量化考核奖惩办法 班级管理36计:1、欲擒故纵 。先静静观察,在最乱时出手治理 。2、釜底抽薪 。摸底找出最严重的,严惩不贷 。杀一儆百 。3、擒贼擒王 。有影响的“头子”恩威并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我所用 。4、树上开花 。健全班集体,选班干、定班规、树班风 。【班级量化管理细则,谁帮我写一份班级量化考核奖惩办法】

班级量化管理细则,谁帮我写一份班级量化考核奖惩办法


2,高中班级量化管理细则及考核表完整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龙兴天下 班级管理量化考核细则及考核表官亭土族中学高二(2)班2014.9.3班级量化管理细则高二(2)班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道德层次,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增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培养同学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班的规章制度及相应的量化管理规定 。一.出勤1.上课每迟到一次扣2分;2.旷课:未经老师批准或经老师批准但请假手续不全而未到学校上课或提前离校均视为旷课,包括晚自习 。旷课期间,每旷课一节扣3分;3.旷操:没有极特殊情况不上操,或不提前请假而旷操,或以上厕所为由不上操等情况视为旷操,旷操一次扣2分;4.校会:无故缺席校会,每次扣量化2分;5.考勤工作由值日班长负责,被检举不负责的班长,班长个人量化5分;二.卫生等日常规范1.每人负责承包自己课桌周围的保洁,包而不洁违者扣1分;2.向垃圾桶远距离投扔垃圾者扣2分,负责倾倒垃圾桶一周;3.值日生按时按要求完成所承担的清洁任务,不按时打扫每人扣2分,并负责班级一周卫生;打扫不彻底,每被发现一处扣1分,负责黑板、讲台的清洁一周;4.预备铃声响以前未打扫完的小组成员,每人扣1分;5.以上卫生检查工作由卫生委员、检查检查完毕有不合格者上报班长进行相应扣分 。检查不彻底扣个人量化四、日常纪律2
班级量化管理细则,谁帮我写一份班级量化考核奖惩办法


3,如何管理好中学班级制定什么样的班规比较好呢一. 加分(一)学习1.课堂:(1)由老师评价分为5个等级,1级为认真,主动,积极互动,2级为上课基本能认真听讲,3级为偶尔走神,注意力不集中,4级为经常性开小差,走神,5级为基本不听讲,常自娱自乐;评价等级为1 级的分别加5分,2级的加4分,其余依次类推(每月评价一次) 。2.作业:作业老师评价为“优”(A)的,每个“优”可加1分;优以上可得2分 。3.课后检测:默写100分,加1分;其余酌情加分 。4.考试:语文考试80分以上,数学90分以上,英语85分以上各加一分;大考中,总分居于班级前3名分别加上3分、2分、1分;大考中,总分位于年级前十的另加3分,前20的加2分,前30的加1分 。5.挑战:战胜方加1分;以小组为形式的挑战,战胜的小组每人加1分,小组长可另加1分 。6.师徒结对:组内结对,师傅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的(包括帮助其背诵、默写,为其答疑解难,督促其认真学习等),获得同学及老师认可的,师傅每学期可酌情加5—20分 。7.目标达成:期中、期末及月考中达到自己事先设定的在合理范围内或比设定目标高的可酌情加1——10分 。(二)礼仪1.课堂:课堂上遵守纪律,尊重老师,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并且表现突出者可加1分(以任课老师评价为准) 。2.课间操:广播体操及眼保健操期间,出操及时,动作到位,遵守纪律且表现突出者每次可加1分(以班主任评价为准) 。(三)劳动卫生1.值日积极主动,劳动效率高,效果好,受相关班干部或老师的认可,可每次加1分 。2.大扫除积极认真,获班干部好评的同学每次可加1分 。(四)其他1.岗位:语文、数学、英语课代表,小组长每周加2分,其余各科课代表每周加1分 。所有岗位未能善尽职责者除扣相应分数还应口相应岗位分 。2.好人好事及为班级争光:好人好事及在公共场合为班级争光的同学,每次加1分 。3.荣誉获校级荣誉者每人每次加1分,获区级荣誉者每人每次加2分,获市级荣誉者每人每次加3分,以此类推 。班级整体获校级以上荣誉,相关人员可依次加分,主要负责人可在此基础上再加1分 。4.组内考核:小组长可将从组内其他同学总分中扣的分数,加给听从指挥,维护小组团结、表现较好的同学,可加1——5分,加的分与扣的分相平衡;每小组每周有2分额外奖励分,由小组长安排 。5.所作文章被选入班刊的同学每次可获两分 。6.期末被评为“优秀组员”,可加10分 。7.其他团结友爱同学、维护班级荣誉等行为也可酌情加分 。二.扣分(一)学习1.课堂:(1)由老师评价分为5个等级,1级为认真,主动,积极互动,2级为上课基本能认真听讲,3级为偶尔走神,注意力不集中,4级为经常性开小差,走神,5级为基本不听讲,常自娱自乐;评价等级为3、4、5级的分别扣1、2、3分;(2)课堂上影响纪律及老师上课情绪的酌情扣分(每月评价一次 。)2.作业:作业出现未交、晚交、未做、乱做、漏做的每人每次每科分别扣1分;抄袭者扣5分(如抄的是本班的同学作业,被抄者扣3分) 。(课代表须及时向任课老师询问批改结果并做好记录)3.课后检测:各类背诵、默写、考试凡不及格者每人每次每科各扣1分 。4.考试:每次每科考试低于70分扣1分,低于60分扣2分,其余以此类推 。(二)礼仪1.课堂:课堂上胡乱讲话,插嘴,不尊重老师,扰乱课堂纪律者每人每次扣1分(班干部双倍扣分) 。2.课间操:两操出操不及时,动作不到位,随意讲话、做小动作,不遵守纪律者每人每次扣1分(班干部双倍扣分) 。3.未按要求着装者每次扣1分 。4.其他不尊重师长,不团结同学(如吵架、打架等)的行为酌情扣分 。(三)劳动卫生1.桌椅旁边有果皮纸屑等垃圾的每人扣1分;2.把昆虫、垃圾等带进教室的每人扣1分;3.值日期间(包括早上、中午、晚上),自己负责的劳动范围未负责好,有校级或年级扣分的,个人扣相应分数;如没有明确责任人的,值日小组每人每项扣1分,劳动小组长加扣2分;4.教室内的公共区域有明显垃圾的,值日小组扣1分 。5.白天劳动工具摆放杂乱的,劳动小组扣1分 。6.劳动小组打扫完之后离开教室未关门窗,电器者,值日小组每人扣1分,劳动小组长扣2分 。7.升国旗,参加活动,集会等场合乱扔垃圾的扣1分 。8.值日时,未经许可,擅自离校,或是劳动不认真,劳动结果差者每人每次扣1分 。9.大扫除时不认真、做作业、闲聊,所负责劳动工作需返工时,所在小组每人扣1分,相关个人再加扣1分 。(四)其他1.岗位:凡事在岗位上未认真、积极、有效地履行责任的,课代表、组长和副组长每次扣1分 。2.荣誉:损毁班级荣誉的双倍扣分 。3.严重损害班级、学校荣誉者酌情扣分 。4.值周:值周小组未积极履行检查、值日班长、加减分员的每人每次扣1分 。5.组内考核:小组内成员有不听指挥,不团结同学等行为的,小组长可酌情扣1——5分 。三.奖惩办法1.凡是每周所得分数在0分以下者,皆需针对自己近期内的各方面表现进行字数不等的书面说明;分数在—10分以下者除做书面说明,还将针对情况进行家访、电访或是邀请家长来校面谈 。2.班干部每周的分数在—5分以下者,需停职反思,在对自己的表现做说明之外还需对自己的工作做书面说明;—10分以下者撤除班干部职务并通知家长 。3.小组分数总分在0分以下者,小组每个人需作出相应字数的情况说明,每小组的小组长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4.每周分数最高的小组及个人将在班级公共平台上予以公示,全班表扬并通报家长 。5.综合分数作为期末评优、换座位、优先入团等的重要依据 。一. 加分(一)学习1.课堂:(1)由老师评价分为5个等级,1级为认真,主动,积极互动,2级为上课基本能认真听讲,3级为偶尔走神,注意力不集中,4级为经常性开小差,走神,5级为基本不听讲,常自娱自乐;评价等级为1 级的分别加5分,2级的加4分,其余依次类推(每月评价一次) 。2.作业:作业老师评价为“优”(A)的,每个“优”可加1分;优以上可得2分 。3.课后检测:默写100分,加1分;其余酌情加分 。4.考试:语文考试80分以上,数学90分以上,英语85分以上各加一分;大考中,总分居于班级前3名分别加上3分、2分、1分;大考中,总分位于年级前十的另加3分,前20的加2分,前30的加1分 。5.挑战:战胜方加1分;以小组为形式的挑战,战胜的小组每人加1分,小组长可另加1分 。6.师徒结对:组内结对,师傅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的(包括帮助其背诵、默写,为其答疑解难,督促其认真学习等),获得同学及老师认可的,师傅每学期可酌情加5—20分 。7.目标达成:期中、期末及月考中达到自己事先设定的在合理范围内或比设定目标高的可酌情加1——10分 。(二)礼仪1.课堂:课堂上遵守纪律,尊重老师,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并且表现突出者可加1分(以任课老师评价为准) 。2.课间操:广播体操及眼保健操期间,出操及时,动作到位,遵守纪律且表现突出者每次可加1分(以班主任评价为准) 。(三)劳动卫生1.值日积极主动,劳动效率高,效果好,受相关班干部或老师的认可,可每次加1分 。2.大扫除积极认真,获班干部好评的同学每次可加1分 。(四)其他1.岗位:语文、数学、英语课代表,小组长每周加2分,其余各科课代表每周加1分 。所有岗位未能善尽职责者除扣相应分数还应口相应岗位分 。2.好人好事及为班级争光:好人好事及在公共场合为班级争光的同学,每次加1分 。3.荣誉获校级荣誉者每人每次加1分,获区级荣誉者每人每次加2分,获市级荣誉者每人每次加3分,以此类推 。班级整体获校级以上荣誉,相关人员可依次加分,主要负责人可在此基础上再加1分 。4.组内考核:小组长可将从组内其他同学总分中扣的分数,加给听从指挥,维护小组团结、表现较好的同学,可加1——5分,加的分与扣的分相平衡;每小组每周有2分额外奖励分,由小组长安排 。5.所作文章被选入班刊的同学每次可获两分 。6.期末被评为“优秀组员”,可加10分 。7.其他团结友爱同学、维护班级荣誉等行为也可酌情加分 。二.扣分(一)学习1.课堂:(1)由老师评价分为5个等级,1级为认真,主动,积极互动,2级为上课基本能认真听讲,3级为偶尔走神,注意力不集中,4级为经常性开小差,走神,5级为基本不听讲,常自娱自乐;评价等级为3、4、5级的分别扣1、2、3分;(2)课堂上影响纪律及老师上课情绪的酌情扣分(每月评价一次 。)2.作业:作业出现未交、晚交、未做、乱做、漏做的每人每次每科分别扣1分;抄袭者扣5分(如抄的是本班的同学作业,被抄者扣3分) 。(课代表须及时向任课老师询问批改结果并做好记录)3.课后检测:各类背诵、默写、考试凡不及格者每人每次每科各扣1分 。4.考试:每次每科考试低于70分扣1分,低于60分扣2分,其余以此类推 。(二)礼仪1.课堂:课堂上胡乱讲话,插嘴,不尊重老师,扰乱课堂纪律者每人每次扣1分(班干部双倍扣分) 。2.课间操:两操出操不及时,动作不到位,随意讲话、做小动作,不遵守纪律者每人每次扣1分(班干部双倍扣分) 。3.未按要求着装者每次扣1分 。4.其他不尊重师长,不团结同学(如吵架、打架等)的行为酌情扣分 。(三)劳动卫生1.桌椅旁边有果皮纸屑等垃圾的每人扣1分;2.把昆虫、垃圾等带进教室的每人扣1分;3.值日期间(包括早上、中午、晚上),自己负责的劳动范围未负责好,有校级或年级扣分的,个人扣相应分数;如没有明确责任人的,值日小组每人每项扣1分,劳动小组长加扣2分;4.教室内的公共区域有明显垃圾的,值日小组扣1分 。5.白天劳动工具摆放杂乱的,劳动小组扣1分 。6.劳动小组打扫完之后离开教室未关门窗,电器者,值日小组每人扣1分,劳动小组长扣2分 。7.升国旗,参加活动,集会等场合乱扔垃圾的扣1分 。8.值日时,未经许可,擅自离校,或是劳动不认真,劳动结果差者每人每次扣1分 。9.大扫除时不认真、做作业、闲聊,所负责劳动工作需返工时,所在小组每人扣1分,相关个人再加扣1分 。(四)其他1.岗位:凡事在岗位上未认真、积极、有效地履行责任的,课代表、组长和副组长每次扣1分 。2.荣誉:损毁班级荣誉的双倍扣分 。3.严重损害班级、学校荣誉者酌情扣分 。4.值周:值周小组未积极履行检查、值日班长、加减分员的每人每次扣1分 。5.组内考核:小组内成员有不听指挥,不团结同学等行为的,小组长可酌情扣1——5分 。三.奖惩办法1.凡是每周所得分数在0分以下者,皆需针对自己近期内的各方面表现进行字数不等的书面说明;分数在—10分以下者除做书面说明,还将针对情况进行家访、电访或是邀请家长来校面谈 。2.班干部每周的分数在—5分以下者,需停职反思,在对自己的表现做说明之外还需对自己的工作做书面说明;—10分以下者撤除班干部职务并通知家长 。3.小组分数总分在0分以下者,小组每个人需作出相应字数的情况说明,每小组的小组长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4.每周分数最高的小组及个人将在班级公共平台上予以公示,全班表扬并通报家长 。5.综合分数作为期末评优、换座位、优先入团等的重要依据 。从实践来看,我个人非常推崇量化管理量化管理理论是一种从目标出发,使用科学、量化的手段进行组织体系设计和为具体工作建立标准的理论 。简言之,就是对学生各方面的行为表现,采用量化计分的方式予以评价考核 。量化管理是一种有计划、有规则的管理,比起非量化管理具有很好的管理效果 。我在八十年代读中师时,学校就实行量化管理,对学生的德、智、体、纪律、卫生等情况实行扣分制和严格的奖惩兑现,管理效果非常好,把一个偏僻落后、贫穷地方的学校搞得欣欣向荣,成为当时的全省楷模 。量化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量化管理的方案设计至关重要 。要综合考虑素质教育的内容,做到全面体现,重点突出,操作性强 。当然,也可以针对专项工作进行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办法不宜过粗或过细,计分标准不能过宽或过严,既不能形同虚设,也不能让学生感到“高压” 。量化管理奖惩要分明量化管理一定要有合理的奖惩制度,并且严格兑现,以弘扬正能量鼓励先进,遏制负能量鞭策后进 。我的建议量化管理要坚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原则,管出进步,管出和谐,切莫搞得人人自危、互相提防 。【欢迎关注“教育心理专报”,分享青少年教育心理实战经验、教育案例和感人故事,帮您解决教育心理困惑!】一. 加分(一)学习1.课堂:(1)由老师评价分为5个等级,1级为认真,主动,积极互动,2级为上课基本能认真听讲,3级为偶尔走神,注意力不集中,4级为经常性开小差,走神,5级为基本不听讲,常自娱自乐;评价等级为1 级的分别加5分,2级的加4分,其余依次类推(每月评价一次) 。2.作业:作业老师评价为“优”(A)的,每个“优”可加1分;优以上可得2分 。3.课后检测:默写100分,加1分;其余酌情加分 。4.考试:语文考试80分以上,数学90分以上,英语85分以上各加一分;大考中,总分居于班级前3名分别加上3分、2分、1分;大考中,总分位于年级前十的另加3分,前20的加2分,前30的加1分 。5.挑战:战胜方加1分;以小组为形式的挑战,战胜的小组每人加1分,小组长可另加1分 。6.师徒结对:组内结对,师傅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的(包括帮助其背诵、默写,为其答疑解难,督促其认真学习等),获得同学及老师认可的,师傅每学期可酌情加5—20分 。7.目标达成:期中、期末及月考中达到自己事先设定的在合理范围内或比设定目标高的可酌情加1——10分 。(二)礼仪1.课堂:课堂上遵守纪律,尊重老师,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并且表现突出者可加1分(以任课老师评价为准) 。2.课间操:广播体操及眼保健操期间,出操及时,动作到位,遵守纪律且表现突出者每次可加1分(以班主任评价为准) 。(三)劳动卫生1.值日积极主动,劳动效率高,效果好,受相关班干部或老师的认可,可每次加1分 。2.大扫除积极认真,获班干部好评的同学每次可加1分 。(四)其他1.岗位:语文、数学、英语课代表,小组长每周加2分,其余各科课代表每周加1分 。所有岗位未能善尽职责者除扣相应分数还应口相应岗位分 。2.好人好事及为班级争光:好人好事及在公共场合为班级争光的同学,每次加1分 。3.荣誉获校级荣誉者每人每次加1分,获区级荣誉者每人每次加2分,获市级荣誉者每人每次加3分,以此类推 。班级整体获校级以上荣誉,相关人员可依次加分,主要负责人可在此基础上再加1分 。4.组内考核:小组长可将从组内其他同学总分中扣的分数,加给听从指挥,维护小组团结、表现较好的同学,可加1——5分,加的分与扣的分相平衡;每小组每周有2分额外奖励分,由小组长安排 。5.所作文章被选入班刊的同学每次可获两分 。6.期末被评为“优秀组员”,可加10分 。7.其他团结友爱同学、维护班级荣誉等行为也可酌情加分 。二.扣分(一)学习1.课堂:(1)由老师评价分为5个等级,1级为认真,主动,积极互动,2级为上课基本能认真听讲,3级为偶尔走神,注意力不集中,4级为经常性开小差,走神,5级为基本不听讲,常自娱自乐;评价等级为3、4、5级的分别扣1、2、3分;(2)课堂上影响纪律及老师上课情绪的酌情扣分(每月评价一次 。)2.作业:作业出现未交、晚交、未做、乱做、漏做的每人每次每科分别扣1分;抄袭者扣5分(如抄的是本班的同学作业,被抄者扣3分) 。(课代表须及时向任课老师询问批改结果并做好记录)3.课后检测:各类背诵、默写、考试凡不及格者每人每次每科各扣1分 。4.考试:每次每科考试低于70分扣1分,低于60分扣2分,其余以此类推 。(二)礼仪1.课堂:课堂上胡乱讲话,插嘴,不尊重老师,扰乱课堂纪律者每人每次扣1分(班干部双倍扣分) 。2.课间操:两操出操不及时,动作不到位,随意讲话、做小动作,不遵守纪律者每人每次扣1分(班干部双倍扣分) 。3.未按要求着装者每次扣1分 。4.其他不尊重师长,不团结同学(如吵架、打架等)的行为酌情扣分 。(三)劳动卫生1.桌椅旁边有果皮纸屑等垃圾的每人扣1分;2.把昆虫、垃圾等带进教室的每人扣1分;3.值日期间(包括早上、中午、晚上),自己负责的劳动范围未负责好,有校级或年级扣分的,个人扣相应分数;如没有明确责任人的,值日小组每人每项扣1分,劳动小组长加扣2分;4.教室内的公共区域有明显垃圾的,值日小组扣1分 。5.白天劳动工具摆放杂乱的,劳动小组扣1分 。6.劳动小组打扫完之后离开教室未关门窗,电器者,值日小组每人扣1分,劳动小组长扣2分 。7.升国旗,参加活动,集会等场合乱扔垃圾的扣1分 。8.值日时,未经许可,擅自离校,或是劳动不认真,劳动结果差者每人每次扣1分 。9.大扫除时不认真、做作业、闲聊,所负责劳动工作需返工时,所在小组每人扣1分,相关个人再加扣1分 。(四)其他1.岗位:凡事在岗位上未认真、积极、有效地履行责任的,课代表、组长和副组长每次扣1分 。2.荣誉:损毁班级荣誉的双倍扣分 。3.严重损害班级、学校荣誉者酌情扣分 。4.值周:值周小组未积极履行检查、值日班长、加减分员的每人每次扣1分 。5.组内考核:小组内成员有不听指挥,不团结同学等行为的,小组长可酌情扣1——5分 。三.奖惩办法1.凡是每周所得分数在0分以下者,皆需针对自己近期内的各方面表现进行字数不等的书面说明;分数在—10分以下者除做书面说明,还将针对情况进行家访、电访或是邀请家长来校面谈 。2.班干部每周的分数在—5分以下者,需停职反思,在对自己的表现做说明之外还需对自己的工作做书面说明;—10分以下者撤除班干部职务并通知家长 。3.小组分数总分在0分以下者,小组每个人需作出相应字数的情况说明,每小组的小组长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4.每周分数最高的小组及个人将在班级公共平台上予以公示,全班表扬并通报家长 。5.综合分数作为期末评优、换座位、优先入团等的重要依据 。从实践来看,我个人非常推崇量化管理量化管理理论是一种从目标出发,使用科学、量化的手段进行组织体系设计和为具体工作建立标准的理论 。简言之,就是对学生各方面的行为表现,采用量化计分的方式予以评价考核 。量化管理是一种有计划、有规则的管理,比起非量化管理具有很好的管理效果 。我在八十年代读中师时,学校就实行量化管理,对学生的德、智、体、纪律、卫生等情况实行扣分制和严格的奖惩兑现,管理效果非常好,把一个偏僻落后、贫穷地方的学校搞得欣欣向荣,成为当时的全省楷模 。量化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量化管理的方案设计至关重要 。要综合考虑素质教育的内容,做到全面体现,重点突出,操作性强 。当然,也可以针对专项工作进行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办法不宜过粗或过细,计分标准不能过宽或过严,既不能形同虚设,也不能让学生感到“高压” 。量化管理奖惩要分明量化管理一定要有合理的奖惩制度,并且严格兑现,以弘扬正能量鼓励先进,遏制负能量鞭策后进 。我的建议量化管理要坚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原则,管出进步,管出和谐,切莫搞得人人自危、互相提防 。【欢迎关注“教育心理专报”,分享青少年教育心理实战经验、教育案例和感人故事,帮您解决教育心理困惑!】从问题描述来看,题主是一个对学生认真负责的老师(班主任),上课期间上厕所扣班级量化分是一种错误的决定 。学校管理需要规范和严格,但要考虑人性化学生因为肠道的疾病或者课间饮水过多需要上厕所,你不让他上厕所,难道让学生拉、尿在裤子里吗?想一下就很可笑,为这样的脑残决定 。可能这所学校的领导有一百个理由:比如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照顾的话,一旦放开就无法控制局面了,学生可能都说自己有特殊情况 。其实,你想一下,厕所不是一个什么好去处,臭烘烘的一个地方,学生没什么事谁愿意去那个地方?也许领导认为,学生去厕所可以约架、吸烟、看手机或者干其他的事情 。这种情况可能有,但是罪不在厕所,不能一棍子打死,而不让其他需要上厕所的学生去厕所 。课上不让学生去厕所,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规范管理的一种表现,反而是管理不规范的一种表现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这个规定本身就不符合人性化;二是学校或者班主任通过学生会议的形式提出要求,课间不要喝太多的水,课间要提前上好厕所;三是要求任课教师对上课期间要求上厕所的学生问明原因,估计上厕所需要的时间,超出时间可以到厕所进行查看,异性学生可安排班长代为查看;四是学校检查人员发现班内缺少学生的时候,由任课教师进行说明就可以了 。不从根源上下功夫,只从结果上做文章,你认为这样的学校管理规范吗?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下,学校管理切忌生硬、简单、粗暴有些学校领导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制定一些管理制度的时候,也不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直接要求师生必须遵守 。师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也不采纳,因为在这样的领导看来,这就相当于挑战他们的权威 。我认为一切工作都要与时俱进,在民主意识、人权意识、法制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再采取独断专行、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已经过时了 。需要做的是,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研究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我是朗月寒雪,欢迎关注,一起聊教育 。一. 加分(一)学习1.课堂:(1)由老师评价分为5个等级,1级为认真,主动,积极互动,2级为上课基本能认真听讲,3级为偶尔走神,注意力不集中,4级为经常性开小差,走神,5级为基本不听讲,常自娱自乐;评价等级为1 级的分别加5分,2级的加4分,其余依次类推(每月评价一次) 。2.作业:作业老师评价为“优”(A)的,每个“优”可加1分;优以上可得2分 。3.课后检测:默写100分,加1分;其余酌情加分 。4.考试:语文考试80分以上,数学90分以上,英语85分以上各加一分;大考中,总分居于班级前3名分别加上3分、2分、1分;大考中,总分位于年级前十的另加3分,前20的加2分,前30的加1分 。5.挑战:战胜方加1分;以小组为形式的挑战,战胜的小组每人加1分,小组长可另加1分 。6.师徒结对:组内结对,师傅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的(包括帮助其背诵、默写,为其答疑解难,督促其认真学习等),获得同学及老师认可的,师傅每学期可酌情加5—20分 。7.目标达成:期中、期末及月考中达到自己事先设定的在合理范围内或比设定目标高的可酌情加1——10分 。(二)礼仪1.课堂:课堂上遵守纪律,尊重老师,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并且表现突出者可加1分(以任课老师评价为准) 。2.课间操:广播体操及眼保健操期间,出操及时,动作到位,遵守纪律且表现突出者每次可加1分(以班主任评价为准) 。(三)劳动卫生1.值日积极主动,劳动效率高,效果好,受相关班干部或老师的认可,可每次加1分 。2.大扫除积极认真,获班干部好评的同学每次可加1分 。(四)其他1.岗位:语文、数学、英语课代表,小组长每周加2分,其余各科课代表每周加1分 。所有岗位未能善尽职责者除扣相应分数还应口相应岗位分 。2.好人好事及为班级争光:好人好事及在公共场合为班级争光的同学,每次加1分 。3.荣誉获校级荣誉者每人每次加1分,获区级荣誉者每人每次加2分,获市级荣誉者每人每次加3分,以此类推 。班级整体获校级以上荣誉,相关人员可依次加分,主要负责人可在此基础上再加1分 。4.组内考核:小组长可将从组内其他同学总分中扣的分数,加给听从指挥,维护小组团结、表现较好的同学,可加1——5分,加的分与扣的分相平衡;每小组每周有2分额外奖励分,由小组长安排 。5.所作文章被选入班刊的同学每次可获两分 。6.期末被评为“优秀组员”,可加10分 。7.其他团结友爱同学、维护班级荣誉等行为也可酌情加分 。二.扣分(一)学习1.课堂:(1)由老师评价分为5个等级,1级为认真,主动,积极互动,2级为上课基本能认真听讲,3级为偶尔走神,注意力不集中,4级为经常性开小差,走神,5级为基本不听讲,常自娱自乐;评价等级为3、4、5级的分别扣1、2、3分;(2)课堂上影响纪律及老师上课情绪的酌情扣分(每月评价一次 。)2.作业:作业出现未交、晚交、未做、乱做、漏做的每人每次每科分别扣1分;抄袭者扣5分(如抄的是本班的同学作业,被抄者扣3分) 。(课代表须及时向任课老师询问批改结果并做好记录)3.课后检测:各类背诵、默写、考试凡不及格者每人每次每科各扣1分 。4.考试:每次每科考试低于70分扣1分,低于60分扣2分,其余以此类推 。(二)礼仪1.课堂:课堂上胡乱讲话,插嘴,不尊重老师,扰乱课堂纪律者每人每次扣1分(班干部双倍扣分) 。2.课间操:两操出操不及时,动作不到位,随意讲话、做小动作,不遵守纪律者每人每次扣1分(班干部双倍扣分) 。3.未按要求着装者每次扣1分 。4.其他不尊重师长,不团结同学(如吵架、打架等)的行为酌情扣分 。(三)劳动卫生1.桌椅旁边有果皮纸屑等垃圾的每人扣1分;2.把昆虫、垃圾等带进教室的每人扣1分;3.值日期间(包括早上、中午、晚上),自己负责的劳动范围未负责好,有校级或年级扣分的,个人扣相应分数;如没有明确责任人的,值日小组每人每项扣1分,劳动小组长加扣2分;4.教室内的公共区域有明显垃圾的,值日小组扣1分 。5.白天劳动工具摆放杂乱的,劳动小组扣1分 。6.劳动小组打扫完之后离开教室未关门窗,电器者,值日小组每人扣1分,劳动小组长扣2分 。7.升国旗,参加活动,集会等场合乱扔垃圾的扣1分 。8.值日时,未经许可,擅自离校,或是劳动不认真,劳动结果差者每人每次扣1分 。9.大扫除时不认真、做作业、闲聊,所负责劳动工作需返工时,所在小组每人扣1分,相关个人再加扣1分 。(四)其他1.岗位:凡事在岗位上未认真、积极、有效地履行责任的,课代表、组长和副组长每次扣1分 。2.荣誉:损毁班级荣誉的双倍扣分 。3.严重损害班级、学校荣誉者酌情扣分 。4.值周:值周小组未积极履行检查、值日班长、加减分员的每人每次扣1分 。5.组内考核:小组内成员有不听指挥,不团结同学等行为的,小组长可酌情扣1——5分 。三.奖惩办法1.凡是每周所得分数在0分以下者,皆需针对自己近期内的各方面表现进行字数不等的书面说明;分数在—10分以下者除做书面说明,还将针对情况进行家访、电访或是邀请家长来校面谈 。2.班干部每周的分数在—5分以下者,需停职反思,在对自己的表现做说明之外还需对自己的工作做书面说明;—10分以下者撤除班干部职务并通知家长 。3.小组分数总分在0分以下者,小组每个人需作出相应字数的情况说明,每小组的小组长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4.每周分数最高的小组及个人将在班级公共平台上予以公示,全班表扬并通报家长 。5.综合分数作为期末评优、换座位、优先入团等的重要依据 。从实践来看,我个人非常推崇量化管理量化管理理论是一种从目标出发,使用科学、量化的手段进行组织体系设计和为具体工作建立标准的理论 。简言之,就是对学生各方面的行为表现,采用量化计分的方式予以评价考核 。量化管理是一种有计划、有规则的管理,比起非量化管理具有很好的管理效果 。我在八十年代读中师时,学校就实行量化管理,对学生的德、智、体、纪律、卫生等情况实行扣分制和严格的奖惩兑现,管理效果非常好,把一个偏僻落后、贫穷地方的学校搞得欣欣向荣,成为当时的全省楷模 。量化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量化管理的方案设计至关重要 。要综合考虑素质教育的内容,做到全面体现,重点突出,操作性强 。当然,也可以针对专项工作进行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办法不宜过粗或过细,计分标准不能过宽或过严,既不能形同虚设,也不能让学生感到“高压” 。量化管理奖惩要分明量化管理一定要有合理的奖惩制度,并且严格兑现,以弘扬正能量鼓励先进,遏制负能量鞭策后进 。我的建议量化管理要坚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原则,管出进步,管出和谐,切莫搞得人人自危、互相提防 。【欢迎关注“教育心理专报”,分享青少年教育心理实战经验、教育案例和感人故事,帮您解决教育心理困惑!】从问题描述来看,题主是一个对学生认真负责的老师(班主任),上课期间上厕所扣班级量化分是一种错误的决定 。学校管理需要规范和严格,但要考虑人性化学生因为肠道的疾病或者课间饮水过多需要上厕所,你不让他上厕所,难道让学生拉、尿在裤子里吗?想一下就很可笑,为这样的脑残决定 。可能这所学校的领导有一百个理由:比如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照顾的话,一旦放开就无法控制局面了,学生可能都说自己有特殊情况 。其实,你想一下,厕所不是一个什么好去处,臭烘烘的一个地方,学生没什么事谁愿意去那个地方?也许领导认为,学生去厕所可以约架、吸烟、看手机或者干其他的事情 。这种情况可能有,但是罪不在厕所,不能一棍子打死,而不让其他需要上厕所的学生去厕所 。课上不让学生去厕所,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规范管理的一种表现,反而是管理不规范的一种表现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这个规定本身就不符合人性化;二是学校或者班主任通过学生会议的形式提出要求,课间不要喝太多的水,课间要提前上好厕所;三是要求任课教师对上课期间要求上厕所的学生问明原因,估计上厕所需要的时间,超出时间可以到厕所进行查看,异性学生可安排班长代为查看;四是学校检查人员发现班内缺少学生的时候,由任课教师进行说明就可以了 。不从根源上下功夫,只从结果上做文章,你认为这样的学校管理规范吗?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下,学校管理切忌生硬、简单、粗暴有些学校领导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制定一些管理制度的时候,也不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直接要求师生必须遵守 。师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也不采纳,因为在这样的领导看来,这就相当于挑战他们的权威 。我认为一切工作都要与时俱进,在民主意识、人权意识、法制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再采取独断专行、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已经过时了 。需要做的是,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研究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我是朗月寒雪,欢迎关注,一起聊教育 。许多老师喜欢精细化管理,以为规矩越多越细,效果就越好 。其实不见得 。无为而治,只有确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主动体谅老师,不给老师添麻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