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这种微商产品常卖空 微商的产品有哪些


朋友圈的这种微商产品常卖空 微商的产品有哪些


“这桃除了丑点没有任何缺点,很好吃,桃味十足,香甜可口,明天一早采摘,需要下单!”“四年等一回的蓝莓月饼来了,蓝莓选自自己基地,今天开始接受预定,欢迎老板们砸单!”……
今年以来,做微商的上海农民多了,隔三差五,朋友圈里就会有最新上市的农产品介绍 。农民微商的介绍不太让人反感,因为展示的既有实实在在的产品,又有接地气的生产故事 。
金山区德昕果蔬农庄的徐莉萍几乎每天都会发图文并茂的“微商版”文案:“为什么水果店翠冠梨2元多一斤,上海各大农场的翠冠梨可以卖到80至120元一箱,因为农场只卖正宗翠冠梨,有机肥绿色种植,口感细腻无渣、脆甜多汁 。”“醉金香(采访人员注:葡萄品种),也叫茉莉香,自然成熟的醉金香果皮呈黄绿色,混合着淡淡的玫瑰与奶油的香味,有机种植无涩味,口感极佳 。”“金山皇母蟠桃,产量有限,路边出现不少来自批发市场的外地蟠桃假冒金山蟠桃,所以大家购买时一定要认准这个黑肚脐……”
这些文案和图片是农庄工作人员自己拍摄和撰写的,讲究的是“所见即所得” 。浦东新区张磊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磊原本没想做微商,只是喜欢在朋友圈发短视频:一段有很多小鸭子的视频,文字说明是“果园除草,以后全靠宝宝们了”;下地采梨能拍视频,因为“采梨了,个大,甘甜”;打包好等待发货的农产品也成视频主角,加注“忙碌了一天,新鲜到家”……这些视频让他成为“准微商”,朋友圈里的熟人半熟人点名要下单 。
张磊想了想原因,觉得主要是靠“真实”,“我家的产品70%卖给散客,其中大部分是回头客,有些住在合作社附近的居民能看到我们怎么种,所以相信我们;现在有了短视频,就算一直网购的客人也能看到基地现场,信任感更强 。”
采访人员也发现,“真实”是农民微商很看重的特点,照片和短视频可能不完美,但必须是当年当季自家地里的 。如果看到别人发布虚假信息,农民会毫不客气地指出 。今年上海梅雨天时间较长,水蜜桃普遍没有往年甜,以往甜度超过14度,今年在11度至12度 。有经销商在朋友圈晒出水蜜桃甜度15.6的照片,立刻引来其他农民质疑:“这是今年的桃子?快烂了才有这个甜度吧?”“全市同在一片天,今年谁家的桃子可以达到15.6度?用甜蜜素了?”“这照片好像是我家去年的,是不是搞错了?”没多久,经销商删了照片,并道歉说:“不好意思搞错了,我让员工拍照,结果他上网找了一张 。”农民毫不客气地批评:“你这不是做农业 。”
农民做微商,还有一个特点:不怕不完美 。绝大多数微商给出的文案都是展现产品多么完美,但农民不一样,敢于推荐有瑕疵的产品,“有的农产品只是外表看起来不好看,品质还是很好的 。通过朋友圈,我们有了向消费者解释的机会 。”
松江区吾舍农场李冰给自家黄桃起名“钟无盐桃”,自称“这是一颗有故事有内涵的桃子”:“我很丑,我不止温柔,我很甜很甜 。桃中‘钟无盐’,丑在外表,美在心,斑点是露水亲吻过的痕迹,皱皮是阳光颁发的勋章,裂口是甜蜜多汁的象征,丑若无盐亦美似无盐,粗糙的外皮不过是天妒美味的伪装,每一颗隐藏的内心,都是无可比拟的饕餮 。无法取悦你的眼睛,就让我取悦你的舌尖吧 。”
这是借用被称为“四大丑女”之一、齐宣王之妻钟离无盐的故事,因为吾舍农场的黄桃为无套袋露天种植,表皮因直接面对露水、阳光,会产生瑕疵 。李冰在推销时并不回避这些,但文案会配上现场采摘和切片的照片,展示“钟无盐桃”的内在 。这一文案果真在朋友圈吸引不少买家 。8月25日,她高兴地在朋友圈宣布,美味的“钟无盐桃”已全部销售完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