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最后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咋死的

【高俅最后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咋死的】

高俅最后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咋死的


高俅,是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的头号反派 。在小说中,高俅将梁山集团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毒杀宋江,让梁山最终走向了覆灭 。受小说影响,民间认为高俅祸乱朝纲、陷害忠良,因此更愿意将他与秦桧相提并论,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 。
很多读者在哀叹梁山和宋江命运的同时,也不禁要问,这个罪大恶极的高俅,他的最终结局又是如何呢?
本文将从小说和历史两个维度来深入探究高俅的结局之谜 。
一、高俅的小说结局
很多人了解高俅,都是因为《水浒传》 。书中将高俅与蔡京、童贯、杨戬并称“北宋四贼”,这四人沆瀣一气,祸国殃民,将整个国家带向了危难之中 。
高俅作为小说中奸臣派的代表人物,他颇为诡异的发迹之路,从根本上表明了北宋末年整个社会的病入膏肓 。在这种大背景下,高俅“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已经为他的整个人生盖棺定论 。高俅报复王进、陷害林冲、欺瞒天子、毒杀宋江,不断用恶行刷新着人们对“奸臣”的认知底线 。
朴素的百姓始终信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在百姓心中,这样的高俅不死不足以平民愤 。那么,《水浒传》中的高俅,最后到底死了吗?
很遗憾 。
《水浒传》并没有如读者所愿的那般惩恶扬善 。小说的最后,梁山烟消云散,但高俅却依然把持朝政,逍遥法外 。
在水浒原著第120回(最后一回)中,高俅、杨戬仍然在密谋如何毒杀宋江、卢俊义 。而宋徽宗也“每日被高俅、杨戬议论奢华受用所惑,只要闭塞贤路,谋害忠良” 。也就是说,小说中的高俅到最后都没有死,也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 。相反,至少在小说中,高俅还活得很滋润 。
这就是高俅在水浒中的最后结局,足够让人耿耿于怀 。这也许是作者的疏漏,也许是刻意安排 。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高俅的结局又是怎样呢?
二、高俅的历史结局
历史上,高俅之死存在诸多疑云,显得扑朔迷离 。
《宋史》虽没有给高俅单独立传,但明确记载了高俅的死亡时间 。《宋史·钦宗本纪》记载:“靖康元年(1126年)五月己卯,开府仪同三司高俅卒 。……辛巳(死后两天),追削高俅官 。”
高俅的死亡时间与宋江相隔不远 。水浒原著第120回中写道:“时是宣和六年首夏初旬,(宋江)忽听得朝廷降赐御酒到来 。”也就是说,高俅于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的夏天将宋江毒死 。如果按照小说的时间推算,宋江死后仅两年,高俅也于“靖康元年”去世 。而在高俅死后仅两天,他的所有官职都被罢免 。
这样看来,历史上的高俅应该说还是受到了惩罚,读者诸君也就不必再为高俅耿耿于怀了 。
高俅是怎么死的,为何要在他死后才削官?史书中并没有明说 。
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高俅之死,背后一定是政治力量的角逐 。《宋史·李若水传》就暴露出这场政治斗争的冰山一角 。
靖康元年,高俅去世 。按照以往习俗,天子要为高俅举哀 。李若水上书云:“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 。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 。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李若水两次上书后,宋钦宗这才采纳了他的建议 。
从这段话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高俅是一个存在争议的人物 。以李若水为代表的一方认为,高俅败坏军政,祸国殃民,罪大恶极,得全尸已经便宜他了 。而另一方则千方百计要维护、保全高俅的名誉 。当然,这一切最终还得取决于宋钦宗的态度 。李若水接连两次上书后,宋钦宗默认高俅有“败坏军政”之过,这才“追削高俅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