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 。荀子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的同时,又进一步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成就一家之言 。他提出了“人定胜天”之论,反对宿命论,指出万物都遵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甚至连韩非、李斯等法家代表人物也无一不是师出其门的学生 。论及养生之道,不管理论思想、还是实践经验,荀子都不乏独到深刻、卓然不凡的主张和经验,值得大家认真学习、细心领悟 。
【荀子的养生之道:珍爱生命,重己役物】珍爱生命 重己役物
在养生方面,荀子首先非常看重自我,提出“重己役物”之说,大意为: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一切事物都会显得极不寻常,可以用色彩养目、声音养耳、食羹养口、衣履养体、衣物养形 。就算在简朴淡泊之中,也能达到养乐、养名之目的 。又从珍爱生命的立场出发,认为人生在世,一定要懂得珍惜,善待自己 。同时,也要尽可能地让一切外物都能为我所用,从而实现其“贵身”“养身”“全生”“尽年”等 。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能反其道而行,防止被身外之物所累 。体现在现实当中就是,我们要正确对待物质和欲望的关系 。如荀子所说:“其求物也,养生也?粥寿也?”之所以要借助于物质,目的在于养生健体,而并不是出卖生命 。
尽己之能 制天而用
荀子并没有被当时极度盛行的“顺天知命”的思想而束缚和迷惑 。他认为世界上既没有什么既定的天命,也没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力量和神秘意志可以支配一切 。在现实中,我们要“明于天人之分”,把命运之神,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大自然面前,要充分发挥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面对 。尤其是在养生方面,更不能消极懈怠,坐以待毙 。应从饮食、起居、锻炼等诸多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力争“度百岁乃去” 。在当时时代背景下,荀子能有如此认知,实属不易 。
积极应对 养备动时
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天道观相对应,荀子又提出了如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以此奉劝人们,无论在治国还是在养生方面,都要积极应对、主动作为 。所谓养备,就是将给养准备充足,具体来说以下方面:“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第几筵,所以养体也 。”而博大精深的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为人类提供了上述众多赖以生存的物质储备 。大自然尚且如此,作为人类,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利用这些便利的因素呢 。同时,荀子也强调要做到“动时”,即适时、适度的运动锻炼 。反之,如果忽略了这两个养生的基本方面,就会适得其反,导致“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的不良后果 。而从现代养生学的角度来看,饮食得当,动静结合,也确实是人们的方法 。
养心治气 美意延年
强调物质养形的同时,荀子也非常重视内在心气之培育 。在《致士》篇中,他提到了“得众动天,美意延年”的说法 。意思是说,得到民众的认可,就能感动上天,有了快乐的心境,就能益寿延年 。进而,又在《修身》篇中,详细具体地表达了他的“治气养生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刦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炤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 。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 。不难看出,其养心治气之术的核心依然遵循儒家一贯坚持和倡导的中庸平和之观 。只不过荀子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通过礼乐和学思,来完善人格、修身养性的主张,从而显得更具操作性,也更为切实可行 。
推荐阅读
- 全战庞统是什么样子,三国庞统是什么样的人
- 常见的女性护肤的五大误区 究竟有哪些?
- 追高铁的那个男孩叫什么名字,求图中那男孩叫什么名字
- 上海浦东到贵阳的机票多少公里,上海到贵阳的机票最低价多少钱
- 纯三国什么时候开服,恶搞无极限的《纯三国》
- 祁东到苏州高铁,启动有直接到苏州火车站的汽车吗需要多久谢谢
- 英魂之刃英雄的橙装怎么说,星耀大陆玩转花式PK
- 石家庄高铁站到邢台,从石家庄坐高客到邢台市的票价和需要几个小时
- 腰疼=肾虚?不懂中医的人,建议你进来看看
- 上海重庆往返机票价格多少钱,7月中旬从上海到重庆的机票一般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