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人的地方就由竞争,后来这形式慢慢就演变成体育竞技活动,在悠久的北京文化中很早就有关于体育的项目,那就是天桥掼跤,时至今日天桥掼跤早已不在仅仅代表着体育,更是代表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
根据有关史料和文物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已有摔跤运动 。到了清代始称“官跤”、“掼跤”,设有善扑营,清末中国跤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满清被推翻后,结束了官办善扑营的历史 。
威震善扑营的“官腿”头扑户瑞五爷和宛八爷(宛永顺)在天桥红庙(金钟庙的下院)开设跤馆,收弟子朱六、魏德海、李连峰、沈友三、满广田、宝善林、孙宝才、何生等人,从此,食俸禄的“官跤”融入了民间,统称为“掼跤” 。
自廿世纪20年代宛八爷的徒弟宝善林(1900-1965年)在北京天桥设跤场,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掼跤艺术:它以灵活多变、体型优美、解说幽默、文武结合加中幡的独特摔跤艺术模式,曾活跃于民国晚期和建国初期 。之后又将此技法传给傅顺录、陈金泉、马贵宝、徐茂、石珍 。
其中还有获得国家体委授予的“运动健将”称号 。傅顺录——掼跤加中幡的唯一传人,将全部绝活又传给其子傅文友和傅文刚 。傅文刚在北京宣武区文委的支持和帮助下,建立了“北京傅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使掼跤加中幡的传统技艺得到了挽救与发扬 。
掼跤技术的练法强调三盘;在技法上强调大绊子36、小绊子多如牛毛;演出形式多样:量活(现挂)、灌口、“包袱”不断,说话风趣幽默;比赛规则:每场必满三跤,三局两胜制 。
天桥掼跤作为一项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民俗、艺术、体育、文化、社会、历史等价值,而且与中幡相结合,展示了中国民间独特摔跤艺术 。
【历史悠久的天桥掼跤艺术】但是,目前北京天桥掼跤艺术的发展堪忧,随着老一辈掼跤名家的相继作古,跤坛后继乏人、屈指可数,没有固定的练功和演出场地,市场模式化运作困难,渐渐淡出体育运动会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加强其规范保护已迫在眉睫 。
推荐阅读
- 杭州三西之一的西溪湿地
- 风格古朴典雅的杭州碑林
- 独树一帜的群众艺术“聊斋俚曲”
- 独具神韵的山东八角鼓
- 广东大戏文化的“活化石”-粤剧
- 唯美的民间玉石雕刻艺术“岫岩玉雕”
- 独具魅力的西藏服饰文化
- 独具特色的艺术曲艺“吕剧”
- 温柔干净的个性签名
- 李白最狂的诗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