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书的时候我们总会看到很多像这样的名字:司马懿、诸葛亮、公孙瓒、太史慈;还有公孙离、上官婉儿等等 。 上官婉儿在历史中是唐代女君武则天那时候的女相;在金庸的书上也有很多像这样复姓名字比如令狐冲、独孤求败 。 从这里可以发现, 复姓在古代是很常见的 。
现如今为何很难再看到复姓名字?
古人对姓氏格外看重, 而姓与氏又有着很大的差别 。 姓是祖先来自哪里的标志, 氏是后辈生存的地方 。 后来因为一些不可更改的原因, 更多的家族用封地作为姓氏, 与背景都有着很大关系 。
究其原因, 应该先从姓氏的变化开始 。 前面说到姓氏与背景有关, 想必大家都听过司马迁 。 司马就是一大复姓, 司马最初是古代的三司之一, 后来演变成了司马大姓 。 为什么现在不经常见到这个姓氏呢?西晋时期战争频发, 司马家族为了避开祸事, 各分支就改了姓, 如现在的司、马、同、等等 。 更甚者, 隐秘山林, 因此所用之人越来越少 。 有记载, 西晋前司马家族就曾经改过姓 。 西汉时司马迁定罪受刑, 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保全自己就改了名字 。 冯、同就是他们改后的姓 。
古时候有很多改了姓氏的家族 。 商鞅大家都熟悉, 变法之人 。 其实他之前叫公孙鞅, 是由于变法被赏了商地, 又叫商君, 故而改名商鞅 。
又如前面说的上官氏, 上官氏没有那么出名 。 因为君王一儿子是上官邑大夫, 所以有了上官氏 。 然后唐朝, 上官家族带领所有人迁向现今河南, 后来成为了名门望族 。 女相上官婉儿便是出自上官家族, 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才女 。 唐朝末期, 因战争原因, 又举家族向南走到了福建等沿海地方 。 至此上官氏分布零散, 人数也不及从前了 。
相比上官氏, 独孤氏更为稀有 。 它来自当时的少数民族鲜卑族, 再往前倒, 和东汉时期的刘秀有关系 。
独孤氏由来有两种说法 。 一种是受到当时南北朝鲜卑首领的看重, 是独孤部落的首领, 十分有名 。 后来跟着北魏君王举族到洛阳, 就用独孤做姓了 。 第二种是北魏时期就是以当时部落独孤作姓, 属于鲜卑族 。
后来北魏一君王实施改革, 流行起了汉文化 。 独孤浑氏就将姓改了, 比如:姓杜、姓独、姓独孤 。 独孤氏很多都改回了老祖宗刘姓, 是大姓 。 现在, 独孤氏复姓很少听说, 他们大多在内蒙又或者在境外 。
每个时代的汉文学转化都对当时的复姓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 就连皇姓拓跋氏也被改作元氏 。 明朝初期, 受蒙古族文化的影响, 汉文化受到强烈的打压, 朱元璋做出了很多改革, 将汉文化重新放到了第一位 。 取消了很多无用的礼仪, 而且不准使用胡姓 。 在这改革中, 很多复姓被限制, 无奈改为单姓 。 古代改姓有很多种情况:很多姓氏的更改是因为字太难写了, 所以简体化 。 就像姓鄠的改为姓云的, 用简单的同音字替代复杂的字 。 还有就是因为礼法, 要避开长辈的君王的名讳, 所以就更改自己的姓, 古时候的庄姓就因避讳改为严姓 。 再就是为了避开祸事自我保全或者是君王恩典, 会更改姓氏 。
抛去因为各种改姓的原由, 还有一些历史时间的原因 。 因为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 所以单姓人口越来越多, 基数越来越大, 使得复姓人民所占比例越来越少 。 并且现在复姓人民大都是普通百姓, 也就不那么有知名度 。 所以复姓越来越少, 虽然复姓很好听, 但是还是非常稀有 。
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复姓还剩下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等81个, 想曾经我们古时候是2000多个复姓, 如今却剩下这点 。 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的复姓人民被看到, 不让复兴文化流失, 给后辈留下更多的知识 。
推荐阅读
- 教你知到app大学生为什么认证不了。
- 饭菜放进冰箱要趁热
- 遛狗狗趴在地上不肯走 狗狗不肯跟主人走怎么办
- 淘宝账号不一致怎么回事?
- 开淘宝网店有什么步骤?
- 淘宝店铺怎样上传宝贝?
- 在淘宝开服装店需要多少钱?
- 在淘宝开店需要什么证件?
- 淘小铺好不好做?
- 1688一件代发什么产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