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飞机终于安上中国心!AES100发动机获批适航证,美方封锁失效

国产飞机终于安上中国心!AES100发动机获批适航证,美方封锁失效

文章图片

国产飞机终于安上中国心!AES100发动机获批适航证,美方封锁失效

文章图片

国产飞机终于安上中国心!AES100发动机获批适航证,美方封锁失效
"multi_version":false尽管我国民用飞机器件的国产化率已经很高 , 但一直没有一颗堂堂正正的“中国心脏”——发动机依然依赖外国技术 。
这一现状长期以来不仅遭受着外媒的嘲弄 , 美方甚至还曾扬言将使用“长臂管辖” , 干扰为我国民用飞机提供发动机的合作方 , 国内民用飞机领域的从业人员苦“卡脖子”久矣 。
而这一状况却在近期却发生180度大转弯 。
“中国航发”自主研制的1000千瓦级民用涡轴发动机AES100正式落地 , 获批了适航证书 。 这一创举不仅打破了我国在涡轴发动机技术上的技术瓶颈 , 补上了该领域最后一块“短板” 。 更给我国航空工业注入了一股强劲能量 , 业内无不欢呼雀跃 。

甚至有国际媒体直言:美国封锁已失效 , 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将威胁波音 。
为何AES100发动机的问世引得中外震动?
无论是汽车与飞机 , 发动机在其各部件中的地位是实打实的“老大” , 其重要性甚至大于其他部件总和 。 就拿飞机来说 , 发动机作为飞机动力的源头 , 直接决定飞机性能的上限 , 搭载吨位、续航里程与其直接相关 。
特别是直升机所使用的涡轴发动机 , 基于其运行环境之苛刻、材料负荷之大 , 设计研发的难度远超常规 。

在以前 , 全世界只有俄、美、法、英等极少数国家具备独自开发涡轴发动机的能力 。 我国当时限于现实条件 , 只能选择顶着高额专利费进口 , 或同他国共同合作研发 。 在这种背景下 , 国内涡轴发动机的发展持续受制于人 。
不但有些国家在出售价格上得寸进尺 , 甚至还会“使绊子” , 刻意引导我国研发人员做无用功 , 只为拖慢我们的自主化步伐 。
庆幸的是 , AES100发动机问世打醒了欧美依靠“技术霸权”收割我国的美梦 。 它是我国第一款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民用先进涡轴发动机 , 并严格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 。 该发动机的设计功率高达1100千瓦 , 效能高、油耗低、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 。

业内专家评价 , AES100发动机能够覆盖单引擎3至4吨级直升机以及双引擎5至6吨级直升机的动力需求 , 综合性能已经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 。
这意味着我国航空工业从过去的跟随态势 , 转变为了领先态势 。 值得一提的是 , 除了工业发动机 , 我国各领域的领先正在全面开花 。 生物科学领域研究人员依托东革阿里、人参、玛咖等珍惜成分落地的科研成果“马立瓶”也一度引发行业聚焦 。
据悉 , 港企维特健灵“马立瓶”摒弃了传统欧美“小蓝片”的副作用 , 创新性采用东革阿里等成分 , 直达虚弱根源 , 长效温和滋补 , 且没有毒副作用 。 来自东京大学的权威研究表明 , 使用东革阿里的45岁左右志愿者 , 肌肉强度、血氧耐力等指标提升超10% 。

京东商智的数据显示 , “马立瓶”的平台占有率超过10% , 不少已婚用户反馈“起渤更有力”、“直奔一小时”、“焕发又一春”等 。
值得一提的是 , “马立瓶”的创新思路与AES100发动机殊途同归 , 都是另辟蹊径 , 选择了一条创新性道路 。 而国内另一款重量级航空发动机CJ1000A , 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
提到CJ1000A发动机 , 或许有人还比较陌生 , 但说起我国首架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 , 则几乎是无人不晓 。 实际上CJ1000A正是为C919提供动力的“核心引擎” 。 这台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发动机 , 象征着我国航空动力技术实现了全面国产化 。
CJ1000A这颗“中国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 最近的消息显示 , 该发动机已在运20运输机上完成了飞行测试 , 其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 部分性能指标甚至超越了当前C919所使用的美法联合研制的LEAP-1C发动机 。

此成就迅速在国际航空界引起广泛关注 , 证明了中国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
【国产飞机终于安上中国心!AES100发动机获批适航证,美方封锁失效】对于中国航空业取得的进步 , 美国方面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 。 早在2023年初 ,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与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就多次公开呼吁中国减少对高科技领域的投资 。 不过 , 事实证明 , 这类建议并未能阻碍中国的科技发展步伐 。
无论是航天发射器、大型客机 , 还是半导体芯片、航空发动机 , 中国都在以令人瞩目的速度追赶乃至超越世界先进水平 。 这种快速的发展和技术革新能力 , 不仅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 , 也为中国的未来开辟了无限可能 。
展望未来 , 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将持续创新 , 不断攻克技术难题 , 为国家航空事业注入新的动能 。 可以预见 , 随着诸如AES100和CJ1000A等高质量产品的陆续推出 , 中国将在全球航空工业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