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凯克鹦鹉的简介 白腹凯克鹦鹉的产地
白腹凯克鹦鹉简介
白腹凯克鹦鹉是典型的攀禽 , 对趾型足 , 两趾向前两趾向后 , 适合抓握 , 鸟喙强劲有力 , 可以食用硬壳果 。 羽色鲜艳 , 顶冠、颈部、后枕和脸颊的上部橙色 。 喉咙和头部两侧黄色 。 上体包括翅膀 , 是艳绿色 。 胸部和腹部乳白色 。 有3种亚种 , 外表差异不大;栖息于森林、棕榈树林、开阔的平原以及林地、农耕区等 。 通常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 , 主要的食物为水果、浆果、种子、坚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 。 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 , 巴西、玻利维亚北部、厄瓜多尔东部和秘鲁 。
白腹凯克鹦鹉体长22-23厘米 , 体重155-165克 。 顶冠、颈部、后枕和脸颊的上部橙色 。 喉咙和头部两侧黄色 。 上体包括翅膀 , 是艳绿色 。 胸部和腹部乳白色 。 侧翼和大腿呈绿色 , 而臀部和尾下覆羽是明亮的黄色 。 翼腋橙红色 , 对比翅膀的底面的其余部分是绿色 。 尾部的顶端是绿色 。 该鸟喙的基部是角质色 , 喙浅粉色 , 眼睛周围的皮肤粉红色 , 虹膜橙红色 , 腿粉红色 。
白腹凯克鹦鹉的幼鸟看似黑头凯克鹦鹉 , 因为幼鸟的头部有黑色的羽毛 , 黑色羽毛的分布较不像黑头凯克的密集与黝黑 , 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而变成美丽的橘黄色 , 腹部也会在2至3岁时变成纯白色 。 亚成鸟 , 冠和项棕色 , 点缀着几根黑色的羽毛 。
不同的亚种有一些变化 。 玛代拉河亚种颜色稍淡 , 大腿 , 侧翼 , 尾翼和尾部下完全变成黄色 。 臀部和尾上覆羽黄色与绿色互相掺杂 。 玻利维亚亚种 , 大腿和侧腹是黄色而不是绿色 , 尾巴绿色 , 白腹突出 。
白腹凯克鹦鹉的产地
白腹凯克主要栖息于低海拔的地区 , 喜爱栖息在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等地、靠近水源区的低地雨林内 , 偏爱造访定期被洪水淹没的水域 。 在其分布区南方的干燥森林也有它们的族群 , 行为与黑头凯克非常类似 。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北部 , 北从亚马逊盆地的秘鲁、哥伦比亚到圭亚那 , 包含的国家还有巴西、委内瑞拉、法属圭亚那、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 。
繁殖期约在1月 , 常筑巢于30m的高树上 , 窝卵数约为2-4颗;笼养的白腹凯克偶尔会发出尖锐刺耳的叫声 , 相当活泼与好奇 , 啃咬力强 , 须提供新鲜树枝或玩具等东西供它们啃咬 , 只能与同类饲养在一起 。
【白腹凯克鹦鹉的简介】白腹凯克的繁殖并不如黑头凯克常见 , 有些公鸟繁殖期时会对母鸟有攻击性 , 繁殖期多在1月至6月间 , 繁殖期时一天会交配数次 , 3、4个礼拜后母鸟会开始下蛋 , 在第一颗生下的前7至10天母鸟的腹部会明显地胀大 , 一窝通常生2-3颗蛋 , 孵化期约24-26天 , 白腹凯克的幼鸟的成长速度很慢 , 比大部分的鹦鹉幼鸟都慢 , 30-40天大时才会开始生出毛管 , 羽毛长成约70-80天 , 90天后离巢;与黑头凯克一样 , 多对繁殖(成对饲养)会互相感染繁殖气氛 , 一对有巢态后进入繁殖阶段 , 之后其它对会陆续跟进 。
推荐阅读
- 白腹凯克鹦鹉饲养方法
- 彼斯奎氏鹦鹉的简介
- 舞尽人终 高二作文
- 彼斯奎氏鹦鹉吃什么?彼斯奎氏鹦鹉的饲养方法
- 一个鸡翅根多少克
- 伯克氏鹦鹉的产地
- 伯克氏鹦鹉的繁殖方法
- 彩虹吸蜜鹦鹉的简介
- 彩虹吸蜜鹦鹉的饲养方法
- 彩绘锥尾鹦鹉的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