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外高一作文

你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
【高考之外高一作文】青灯残烛 , 奋笔疾书;悬梁刺股 , 深夜苦读 。 虽然说法有些夸张 , 但这里的“苦”并不是毫无依据夸大其词 , 而是莘莘学子的真实写照 。 高考 , 只是为了高考 。
钱钟书先生说过 , 古代的愚民*策 , 是让人民不受教育 , 现代的愚民*策 , 是让人民只受一种教育 。 诚然如此 , 对于学生而言 , “高考”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 高考正如那只有单程票的旅程 , 我们渴盼着到站后的景色 , 却总是对沿路风光熟视无睹 。 目的性太过直接 , 单一性太过强烈 , 致使我们中的很多人在这个包围圈中进退不得 , 却还对自己的处境一无所知 。 龋龋独行 , 却终是拿珍贵的东西换来了虚无 。
那么这样想来 , 现实中的事例便也不难解释了 。 比方说:音美课老师时常看不到同学的脸 , 并不是因为他们在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 而是……没错 , 他们的膝上搁着五花八门的练习册 , 他们的思绪穿过音美教室厚实的墙壁 , 飞向另一个空间;也许正专注地观察小木块的运动 , 亦或是忘我地背着元素周期表 。 又比如:轻而易举被翘掉的跑操 。 当被问及时 , 多数学生还浑不在意地摆摆手:“高考又不考体育 。 “从这样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 , 若是高考考体育 , 那些同学绝不会像现在这般懒散 。 可我却从中嗅出了可悲 。 多么可悲!为了一场考试 , 赌上了自己做全部事的意义 。
难道仅仅止步于此了吗?决不!然而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价值 , 所以我们不能对高考制度全盘否定 。 不可改变 , 便只有接受 。 而这接受 , 并不是说让自己完全投入到备战高考中 , 不给自己留下一丝闲暇 。 或许在紧张学习之余 , 我们也应该尝试接触高考之外的事物 。
也许我们应该培养兴趣 , 绘画、书法 , 或是一样乐器 。 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方小小的空间 , 任思绪的蝴蝶蹁跹 。 在压力的高墙下 , 找到一片你一抬头 , 便能看到天蓝云淡的地方 , 挥舞手中的笔 , 抑或是轻轻拨弄琴弦 , 好像为心灵设下了屏障 。 在那时 , 一切外来的喧嚣都无法入内 , 只剩下属于自己和自己的空间 。 你可能会放出心中的猛虎 , 也许它会懂得细嗅蔷薇 , 陪你一起 , 度过一段静谧的时光 。
也许我们应该尝试着学做饭 。 家长陪读大学的事例并不罕见 , 我们要知道 , 独立能力若不能及时增强 , 下一个报道的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 而且待在厨房狭小的空间 , 细细嗅着事物的香气从自己守着的锅铲中飘出 , 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
也许我们应该多读些书 。 无关乎时下流行的”长得丑就要多读书“ , 美与丑终究只是停留在表象罢了 。 我们读书 , 不过是为了让思想穿越时间与空间 , 与作者的想法交融 , 或许是那位教自己的学生都像是在商量的孔夫子 , 或许是挥墨写下华章的绝代文人 。 轻抚书页 , 感受纸质书籍略微磨手的真实感 , 仔细聆听翻页时书页间的摩擦声 , 像猫一样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中伸个懒腰 , 然后再投入书中 , 翻阅下一个篇章 , 继续与作者隔着时空交谈 。 这样的时光中 , 好像整个世界都静止 , 纸页上淡淡泛黄的颜色仿佛洇然了空气 , 让我们置身于洋洋的和谐中 , 一切都空灵而美好 。
也许我们应该多陪陪家人 。 世事无常 , 下一秒将发生什么 , 没有人能预料 。 我们所能做的 , 便只有把握当下 , 珍惜现在 , 而不是将自己锁在冰冷的书房 , 无声地拒绝着家人的关心 。 我曾经让送至桌边的牛奶冷掉也不喝一口 , 曾经对关心我的家人不耐烦地下”逐客令“ , 而这些又是为了什么?重要的究竟是多算出了一道冷冰冰的数学题 , 还是满脸关心 , 却最终无奈欲言又止的家人呢?现在我才明白了 , 如果执意如此 , 我们终会得不偿失 。 等到失去了才学会珍惜 , 终究是太晚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