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C陷阱与缺陷》中对 \”\” 与 \’\’ 的描述,\’\’ 引起的一个字符代表一个整数,整数值对应于该字符在编译器采用的字符集中的序列值 。
\”\” 引起的字符串代表的是一个指向无名数组起始字符的指针 。对这两个符号产生了兴趣,遂打开 VS2010 查看了单引号、双引号引起的字符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 。
实验方式很简单,分别查看 \”yes\”/\’yes\’/\’ye\’/\’y\’ 四种字符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代码如下: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char test1[] = \”yes\”;
int test2 = \’yes\’;
printf(\”%x\\n\”, &test2);
int test3 = \’ye\’;
printf(\”%x\\n\”, &test3);
int test4 = \’y\’;
printf(\”%x\\n\”, &test4);
return 0;
}
实验结果如下:
![单引号复制 单引号](http://pic.yunnanlong.com/221103/034H5B95-0.jpg)
根据内存中的存储形式,发现 \’\’ 引起的字符串按照整数的存储形式,将第一个字符识别为最高位,最后一个字符识别为最低位,按此顺序存入 int 变量 4 个字节的存储空间中;
\”\” 引起的变量按照第一个字符存储在起始地址处,最后一个字符存储在结束地址处 。
【单引号复制 单引号】实验的结果证实了《C陷阱与缺陷》中的描述,那么当 \’\’ 引起的字符超过 4 个字节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再进行一次实验,代码如下: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char test1[] = \”yes\”;
int test2 = \’yes\’;
printf(\”%x\\n\”, &test2);
int test3 = \’ye\’;
printf(\”%x\\n\”, &test3);
int test4 = \’y\’;
printf(\”%x\\n\”, &test4);
int test5 = \’yesa\’;
printf(\”%x\\n\”, &test5);
return 0;
}
实验结果如下:
![单引号复制 单引号](http://pic.yunnanlong.com/221103/034H56225-1.jpg)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到字符超过 4 个字节,超出了 int 型存储能力,编译器报错,提示常量字符太多 。这样可以有效提醒给程序猿同学,有可能存在符号输入错误,但是没有超过 int 型存储能力时照单全收,没有任何提示,存在着符号误用的隐患,以后程序出现问题调试会相当麻烦 。
推荐阅读
- 紫薯泥的简单做法
- 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名单 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
- 自制饼干的简单做法
- 怎么把单元格拆分成两个
- 香港女歌手名单 香港歌手女歌手名单
- 白色床单的正确清洗方法 白色床单如何清洗
- 森工是什么单位
- 70㎡简约小公寓,简单鲜艳的空间,满屋清新文艺气息感
- 华为怎么设置下拉菜单 设置下拉菜单
- 最简单的瘦肉汤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