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繁殖技术及观赏型芍药药用型芍药栽培管理
1 特征特性
芍药根肉质,粗壮,呈纺锤形或长柱形 。茎基部圆柱形,上端多棱角 。基部叶为单叶,其余为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有椭圆形、狭卵形、披针形等 。花单生,有长梗,着生于茎顶或近顶端叶腋处,雄蕊多数,花期 4~5 个月,果熟期 8~9 个月 。芍药喜光,耐寒,在北方各地可以露地越冬;夏季喜冷凉气候;喜土层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壤土,在黏土和沙土上虽然可开花,但是生长不良,在盐碱地和低洼地不宜栽培。
2 繁殖技术
芍药繁殖常采用播种、分株、根插等方法,其中分株法繁殖简单易行,应用广泛 。分株法繁殖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提早开花,芍药分株宜在白露至寒露之间进行 。分株时,挖肉质根时不能伤根太多,然后顺自然纹理用利刀劈开 。每丛要有 3~5 个,分株后,稍阴干,待伤口结成软疤再以草木灰、硫磺粉涂伤口,阻止细菌侵入,栽植深度以芽稍露出地面为宜,如土壤湿润,则不必浇水 。根据栽培目的合理分株,作花坛栽培或切花栽培时,6~7 年分株 1 次;作药用栽培时,则 3~5 年分株 1 次 。种子繁殖不能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多在培育新品种或者培养砧木时用种子繁殖 。适时采摘微微裂开蓇葖的果,芍药种子成熟后要随采随播,播种前先催芽,最适宜生根温度是 20 ℃。扦插繁殖宜在开花前约 2 周进行,以茎的中间部分作插穗,插穗由 2 节构成,插在温床内沙层中,适当遮荫、防雨,注意冬季防冻 。另外,芍药还可在秋季分根时进行根插,即收集健壮的芍药断根,切成 5~10 cm 长小段,插在翻整好、深 10~15 cm 的沟中,上面覆 5~10 cm 厚碎土,浇 1 次透水 。
3 栽培管理
3.1 观赏型芍药
除了在花后孕芽到芽满期间不适宜栽植外,其他时期都可以栽植,一般与分株繁殖结合进行 。春季虽然可以栽植,但是栽后根系受损,吸收肥水能力比较差,往往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 。栽植株行距为 70 cm×100 cm (切花栽培的株行距为 50cm×60cm ),穴深、穴口直径分别为 20~25 、 18 cm,然后将分株的植株展根平放在穴内,当填入细土到 1/2 时,将根稍向上提,使根与土壤密切结合,上提高度以其芽平地为准 。
3.2 药用型芍药
先按栽植行距开挖与地面成 35°~40° 角、深 25~28 cm的斜沟,并将斜面的土压实,在准备好的畦土上按照行距50 cm 、株距 40 cm 的标准进行密植 。栽植前深耕地,并充分腐熟堆肥、油粕、厩肥及骨粉等作基肥 。栽植时芍药根带芽不宜过多,一般 2 条芍药根带 1~3 个芽,也可用 1 条芍药根带 1 个芽,芍药根按照株距栽植在斜面上 。芍药好肥性强,特别是花蕾显色后及孕芽时需肥性更强 。芍药主要施肥期有 3 次,一是花显蕾后,绿叶全面展开,花蕾发育旺盛,此时需肥量大;二是花刚开过,花后孕芽,消耗养料很多,需肥性最强;三是霜降后,结合封土施 1 次冬肥 。施肥时,注意氮肥、磷肥、钾肥配施,特别要注重施用含丰富磷质的有机肥料 。
芍药喜适度湿润的土壤 。要注意干旱时浇水、多雨时及时排水,保持干湿相宜。此外,早春出芽前后结合施肥浇1 次透水,11 月中下旬(即小雪前后)浇水 1 次 。芍药开花前除顶蕾外,其下有 3~4 个侧蕾,为使顶蕾花大色艳,应在花蕾显现后不久摘除侧蕾,使养分集中于顶蕾 。为防止顶蕾受损,除顶蕾外,可以先留 1 个侧蕾,待顶蕾正常发育时,再将留下的侧蕾及时除去 。芍药花杆软,多数品种开花时容易倒伏,可在花蕾显色后设立支柱 。支柱形式有 2 种,一种是单杆式,用于扶持花大而杆软的品种;一种是圈套式,用于一般品种,将松散植株用塑料绳圈围起来,使花杆互相依附而挺立 。适时搭棚架,可以延长花期 8~10 d。此外,应该及时中耕除草 。
推荐阅读
- 碗莲种植方法图解教程 碗莲怎么水培种植
- 百合花的寓意 我喜欢养百合花
- 杜鹃花图片 5种花是“酒鬼”
- 蔷薇花图片 2022年重庆主城及周边十大蔷薇花、玫瑰花景点赏花避坑指南
- 无花果图片 最爱爆盆的盆栽“无花果”
- 如何让兰花后续能够顺利的开花,如何让兰花后续能够顺利的开花呢
- 兰花怎么追肥长得根壮叶茂,兰花怎么追肥长得根壮叶茂呢
- 兰花盆土里有虫子怎么办,兰花盆里有虫子用啥药
- 冬季如何沤饼肥水新叶蹭蹭冒,腐熟的饼肥水怎么浇花
- 茶花长芽前如何施肥新芽更粗壮,茶花长芽前如何施肥新芽更粗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