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是谁发明的 活字印刷术文明简介

毕昇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 。活字印刷术的制作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

活字印刷是谁发明的 活字印刷术文明简介


活字印刷术文明简介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至迟到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 。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 。它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经宋仁宗时代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再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
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而且唐朝中后期已经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 。宋朝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宋朝没有普遍使用活字印刷术 。宋朝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 。
中国宋代的一介布衣毕升发明了泥活字,德国人古登堡最终集大成发明了铅活字 。铅活字印刷术经济实用,促进了欧洲出版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欧洲的现代化,风靡全世界 。
活字印刷是谁发明的 活字印刷术文明简介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历程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 。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 。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
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业发展到全盛时期 。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
北宋平民发明家毕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
毕升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像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 。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 。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 。
【活字印刷是谁发明的 活字印刷术文明简介】活字印刷术:
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 。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 。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融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 。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 。为了可以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 。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