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晓景古诗原文 恵祟春江晓景古诗( 二 )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
其二
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一首,因而第二首已鲜为人知,实际上,第二首也写得很好 。第一句大体写惠崇所绘的“飞雁图”,大雁北飞,有几只雁依依不舍,差点掉了队 。并且在下一句,把这几只雁比作了“北归人”,是非常形象的,这就画活了景象 。
诗到了第三、四句,就更进一步给大雁以人的情感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诗人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大雁恋恋不舍是因为南方比北方温暖,所以诗人就写下了大雁认为北方很冷,而且远远地就知道了沙漠风多雪多 。这还不止,最后一句诗人进一步写大雁希望在江南多呆几日 。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惠崇的绘画由“定格”转变成了“录像”,使大雁北飞的情景充满着人的情感,是颇有新意的 。

春江晓景古诗原文 恵祟春江晓景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进士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多惠政 。卒谥文忠 。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放纵不羁,雄浑豪迈,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苏轼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