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为什么发生咬尾症
猪咬尾病猪起初躁动不安,对外部刺激敏感,食欲不振,个别猪只相互咬斗,以后逐渐发展为多只咬斗,出现咬尾现象 。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被咬猪可因败血症而亡 。该病多发于育肥猪,以 25-40kg猪发病率较高 。母猪咬尾症的发生率比去势公猪高 。
1、环境圈舍卫生条件差 。通风不良,潮湿,饲养密度过大,温度骤变,光线过强,生活环境单调等均可导致咬耳或咬尾 。
2、营养不平衡 。饲料营养水平低、营养不全面或配比不科学,维生素和蛋白质的缺乏或者其质量不好,不能满足猪的生长需要,从而引起异常行为,如兴奋、打斗、咬尾等 。
3、管理 。猪群密度过高、猪群整齐度差、分栏时常会出现剧烈打斗,过冷和过热,导致严重的咬尾、咬耳现象 。给料不及时或喂量不足、饲槽不够、饮水量不足时也会引起互咬 。饲养密度大、过于拥挤会加剧猪只对食物、饮水以及空间的竞争 。
4、性别与品种差异 。不同品种猪或公母猪混养常会引发争斗,公猪比母猪攻击力强,杜洛克杂交一代、纯种长白猪的咬尾现象较严重 。
5、疾病 。体外寄生虫刺激皮肤,引起猪只在墙壁和栏杆上磨擦受伤,外伤可引起其他猪只啃咬;体内寄生虫,特别是蛔虫在体内的作用可刺激患猪攻击其他猪 。猪患狂犬病、佝偻病、营养缺乏等病时能诱发咬尾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接种了猪瘟疫苗还会发生猪瘟
- 猪场为什么免疫失败
- 芸豆叶片为什么发黄
- 丝瓜为什么“蹦瓜”
- 玉米为什么会有紫红苗
- 刹车泵为什么行驶中有异响 刹车分泵异响怎么判断
- 种二代种子为什么会减产
- 用有机磷农药的玉米田为什么不能再用烟嘧磺隆除草剂
- 柑橘树为什么容易微量元素缺乏
- 玉米心叶为什么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