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淀粉的制取技术
利用甘薯制取淀粉是一项简便易学、易于推广的适用技术 。它具有取材方便、就地加工、用途广泛、效益明显等诸多优点 。它的应用推广必将有力地促进该市丘陵旱地的农业结构调整 , 加快甘薯的产业化进程 ,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
一、制取原理 。甘薯的化学组成主要有水、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灰分等 , 甘薯淀粉的制取就是利用淀粉不溶于冷水、比重大于水、以及与其他成分比重不同而进行的物理分离过程 。
二、操作要点
1、原料的选择与清洗 。选择无病虫危害的薯块 , 去除须根 , 用清水洗净薯块表面的泥沙等杂质 。
2、粉碎 。先将薯块破碎成2厘米大小的小碎块 , 然后进一步磨碎 , 越细越好 , 形成象粥一样的薯浆 。
【甘薯淀粉的制取技术】3、过滤 。将薯浆缓缓倒入60目筛子进行过滤 , 倒入的同时不断加水淋洗 , 过筛后再通过120目的细筛进行二次过滤(若要求淀粉质量高 , 可换用更细的筛子) 。经过2次过滤后 , 筛下的淀粉乳进入沉淀池 , 留在筛上的粗、细薯渣可作为饲料 。
4、沉淀 。淀粉乳进入沉淀池后自然沉淀 。一般15-20℃的温度下需要经历8-10小时 , 温度高则沉淀时间相应缩短 。沉淀结束后 , 将上层的褐色水溶液撇出(部分留用) , 再将淀粉表面清洗2-3遍 。
5、发酵 。把淀粉起出破碎 , 加入保留的褐色水溶液 , 加入量为每50千克鲜薯加水25-30千克水溶液 , 充分混合调成淀粉乳 , 在15-20℃温度下 , 发酵24小时左右 。具体掌握为当能闻到酸味、表面褐色水溶液变成青白色、有少量泡沫产生时视为发酵完成 。
6、起粉 。发酵完成后 , 先将上层水溶液(又称酸浆 , 可代替褐色水溶液作为下次发酵使用 , 可缩短发酵时间 , 提高发酵质量)撇出 , 然后将淀粉表层少量褐粉去除 , 最后起出淀粉 , 起粉时注意底层沉淀的少量泥沙要清洗干净 。
7、整理 。淀粉起出后 , 先用吊带滤去多余的水份 , 然后晾晒至14%的含水量 , 再经过过筛与粉碎 , 直到全部形成粉状 , 即为成品淀粉 。
推荐阅读
- 菜园小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菜园小记吴伯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关于闪存和小5的闪存的一点东西
- 冻干粉的作用与功效怎么用 冻干粉的作用与功效
- 微博怎么看过滤掉的评论
- 千金之裘的下一句 千金之裘的下一句是什么
- 42码鞋子脚长多少厘米 42码的鞋脚长多少厘米
- 饿了么商家版合理圈定自己的配送地盘方法饿了么如何设置配送范围
- 华为手机怎么删除控制中心的东西
- 交通安全的手抄报 交通安全的手抄报怎么画
- 猕猴桃的贮藏与保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