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 。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冬至节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
擂圆是冬至的重头戏,“圆”意味着“团圆”“圆满”,与平日里吃的汤圆相比,临海人的冬至圆不但内容丰富、形式各异,而且意味深长 。
擂圆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揉成面团,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圆子揉圆,煮熟后放在豆黄粉里滚拌,因为这个过程临海的方言叫“擂”,所以冬至圆起名叫“擂圆”,而豆黄粉是用黄豆炒熟后磨成粉再拌入红糖,味道香甜浓郁,配上糯米圆的细腻糯软,令人食欲大增 。
夹一个粘满豆粉的擂圆,趁热咬上一口,香喷喷、甜滋滋、暖烘烘、软绵绵,一股幸福的滋味油然而生 。除了经典的甜圆,也有很多家里喜欢咸的冬至圆,咸圆就是在糯米团里放馅,包类似猪肉、豆腐干、冬笋、香菇、红萝卜、白萝卜等细丁,可蒸可煮,鲜香多汁,另有一番滋味 。
江西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 。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麻糍也是闽南著名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产最为出名,其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 。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 。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 。
浙江
嘉兴重冬至,俗谚“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风 。据《嘉兴府志》(卷34贩缢?记载:“冬至祀先,冠盖相贺,如元旦仪” 。
民间崇尚冬至进补,有赤豆糯米饭、人参汤;白木耳、核桃仁炖酒、桂圆煮鸡蛋等 。至今,嘉兴仍然传承冬至吃“桂圆烧蛋”的习俗,老人们说因为一年中冬至夜晚最长,不吃的话会冻一晚上,半夜还会肚子饿 。
山东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 。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
在现代,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
潮汕
吃甜丸:此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但这个习俗还包含着一个有趣的陋俗:人们在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拿出一些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米缸等处 。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相传有两个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圆,是表示好意义,它预示明年又获丰收,家人又能团聚 。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头,这有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一样 。如果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门拜访,让外人碰上它,这些外人也会交上好运 。
所以,这一天人们不希望有外人上门拜访 。一是专放给老鼠吃的 。相传五谷的种子,是老鼠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咬来给农民种的,农民为报答老鼠的功劳,约定每年收割时,应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 。
后来,因为有一个贪心的人,把田里的五谷全收割了,老鼠一气之下便向观音娘娘投诉,观音娘娘听后也觉得可怜,便赐给它一副坚硬的牙齿,叫它以后搬进人家屋内居住,以便寻食,自此,老鼠便到处为害了 。成为如今“四害之一” 。
然而,这个“到处贴甜丸”的陋俗毕竟行不久,它不仅不卫生,而且有损美观和十分浪费,也就自然消亡了 。而这个“吃甜九”的习俗则一直流传至今 。
推荐阅读
- 剪映变声在哪里
- 荟萃楼黄金敢买吗
- 华为手机人脸识别禁用是什么原因
- 眼线笔作用
- 绝地求生里平底锅有什么用为什么那么多人捡
- 使用8年的洗衣机怎么清洗
- 腾讯视频现在可以几个人用
- 手机零下多少度不能用
- 肉末怎么清洗
- 冷光源和热光源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