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师大风潮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其实不是鲁迅,而是鲁迅要反对的这位女士:杨荫榆 。
杨荫榆在很多年后已经被人忘记,唯一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课本上《纪念刘和珍君》中的杨荫榆:专制独裁,行为可憎,面目狰狞,十足一个反动军阀的帮凶、封建余孽的化身 。
然而事实上,杨荫榆1902年进入教会学校,之后进入上海务本女中,1907年通过官费留学考试,7月去了日本,在日本学习六年后回国担任教师 。1914年,杨荫榆任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女高师”)的学监兼讲习科主任 。1918年,教育部首次选派教授赴欧美留学,她应选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 。可以说,此时的杨荫榆是很得学生信任的 。
杨荫榆真的有鲁迅说的那么可恨吗?
【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授什么】据许广平回忆:“关于她的德政,零碎听来,就是办事认真、朴实,至于学识方面,并未听到过分的推许或攻击,论资格,总算够当校长的了 。”
在美期间,杨荫榆曾任留美中国学生会会长、留美中国教育会会长 。1922年,杨荫榆取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后,回国继续任教 。1924年2月,她受教育部委任,接替许寿裳任女高师的校长 。同年,女高师改名为“国立女子师范大学”,杨荫榆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
杨荫榆治下的大学,强调的是秩序和学风,他需要学生只管读书,不要过问政治活动,校务上比较严格 。而这就难免让人觉得不近人情,并且与当时强调自由的氛围不符 。
学潮起因是1924年秋季开学之际,由于南方发大水以及受江浙战争的影响,部分学生回校耽误了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没有按时报到 。杨荫榆决定进行整顿校风 。她在学生回来以后制定了一个校规,说凡是逾期返校的都要开除 。但在处理具体学生时,却没有做到公正、公平 。她严厉处置了平时不听话的国文系3名学生,要求她们退学,而对于和自己关系较好的学生却放过不问 。
1925年1月,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向杨荫榆递交了要她去职的宣言,请求教育部撤换校长 。
4月,章士钊以司法总长兼任教育总长后,强调“整顿学风”,公开支持杨荫榆 。
5月7日,杨荫榆以“国耻纪念日”的名义举行演讲会,被全场学生的嘘声所赶走 。
5月9日,杨荫榆即借校评议会名义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6名学生自治会成员 。
11日,女师大学生召开紧急大会,决定驱逐杨荫榆,并出版《驱杨运动特刊》 。
27日,鲁迅、钱玄同等7人联名在《京报》上发表《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表明坚决支持学生 。
五卅运动爆发,女师大学生组织“沪案后援会”,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 。因为这件事,7月底杨荫榆借口暑假整修宿舍,叫来警察强迫学生搬出学校 。
8月1日,她又领军警入校,殴打学生,截断电话线,关闭伙房,强行解散入学预科甲、乙两部等4个班 。
最终 。8月10日,教育部下令停办女师大,另成立国立女子大学 。
鲁迅因反对杨荫榆被开除了教育部的职位 。但是鲁迅写了大量的文章,对杨荫榆、章士钊等人的所作所为给予了强力的批判 。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学生信心,促进了事件的解决 。
杨荫榆是杨绛的三姑母,对于这个备受指责的姑母,杨绛是这么评价的:“她留美回国,做了女师大的校长,大约也自信能有所作为 。可是她多年在国外埋头苦读,没看见国内的革命潮流;她不能理解当前的时势,她也没看清自己所处的地位 。”
女师大风潮是什么?
推荐阅读
- 乒乓球为什么易燃,易燃易爆物品和杂物等应该堆放在哪里
- 在IE中直接打开Office文档
- 只狼 七面武士在哪
- 凯力加速器可以玩绝地逃生吗?
- iPhone11的led灯在哪 苹果11手机的led灯在哪里设置
- 甘南旅游必去景点,拉卜楞寺在哪个地方
- 充满阳光的句子 充满阳光的句子简短
- 卖菜怎么样经营
- 文字底纹在哪里设置
- 原神藏锋何处剑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