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化冰后,由于整个冬季未对参池进行系统管理,池塘中会产生大量有害细菌,池底会积累较多有机物和发酵产物,因此需要对参池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杀菌和改底工作 。实践证明,春季参池的彻底消毒杀菌及改底可以有效防止各种病害发生,对全年生产非常必要 。春季常见的问题有:
春季漂参
春季化冰的初期水体盐度分层现象较重,尤其是池水较深的参池和没有及时排淡降水位的参池,盐度分层会导致底层氧气不足,底部缺氧发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海参向溶氧量较高的池塘边角浅水区移动,并通过肛门大量吸水以虑取水中氧气,当体内的水过多时,整个呼吸树、肠胃及体腔都会膨胀,海参整体比重变小,从而发生漂浮现象 。
对于这种现象,以防为主 。首先在池塘化冻后及时利用排淡闸板缓慢(一次排水幅度15厘米-20厘米,防止水体较大波动)降低水位至100厘米左右,以排出表层盐度较低的冰水,打破水体盐度分层的形成,防止池底缺氧现象发生,同时及时添加新鲜海水,改善池塘水质,为海参春季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及时泼洒维生素C、葡萄糖、氨基酸活力钙等免疫增强营养剂,这些物质一方面能够被海参直接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另一方面能够为藻类和有益菌类的增殖提供充足的碳源 。同时配合使用底质改良剂,氧化分解池底有害物质,建立良好的底部环境 。
如果已经出现漂参现象,有条件时可立即更换部分海水,并同时使用改底、解毒、抗应激等渔用药品,使用一次即可打破水体分层,解除底热,并增加底部溶氧 。大量的实际应用证明,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迅速解决漂参问题,使之恢复正常 。
春季肿嘴、吐肠
每年春季海参都会在水温7℃-15℃时暴发因肿嘴而引起的吐肠、化皮等病症 。其原因在于海参在7℃-8℃开始陆续进入摄食期,10℃-15℃进入摄食高峰期 。在这个阶段,由于温度较低,底栖硅藻繁殖速度较慢,会导致硅藻不够吃的情况发生,海参的摄食特点是没有选择性的,饿了一冬天的海参就会摄食池塘中厌氧环境下的有害底质 。这些物质在肠道内积累,就会引发肠道疾病,进而诱发肿嘴、摇头、化皮等病,严重时会因肠道极度不适而吐肠 。
该病有以下特点:
1.冬季封冰时间场,尤其是海面乌冰多的年份,次年化冰时发病率较高;
2.海参密度较大的池塘发病率较高;
3.底质较差的池塘发病率较高;
4.新池塘底栖硅藻等天然饵料严重不足的池塘发病率较高 。
此病症的预防措施如下:
1.适当降低参池水位 。化冰后,结合天气情况,缓慢排换水,每次降低池塘水位15厘米-20厘米,最终保持参池水深在80厘米-100厘米即可 。这样可以提高阳光的通透率,快速提高底层水温,促进底栖硅藻的生长,增加硅藻的产量 。
2.全池泼洒维生素C、底质改良剂,一方面稳定水质,增强海参抗应激能力,另一方面在海参下礁前彻底改良底质环境,使海参尽量少接触到有害物质 。
3.天然饵料不足的情况下,适当补充人工配合饵料 。
4.定期潜入池底,查看池底环境及海参生长、摄食情况,一旦发现有肿嘴、化皮的海参要及时处理,做好消毒杀菌工作,防止病情蔓延加重 。
春季海参不下礁(或下礁晚)
春季海参不下礁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底质状况差,经过一个冬天的时间,参池长期没有消毒、改底,池底有害物质积累,池底恶化,而且海参虽一个冬季未曾摄食,但不良底质使其不愿下礁觅食 。
2.水质混浊,导致池塘底部底栖藻类等可供海参摄食的食物缺乏,海参停留在食物相对丰富的参礁上采食,不愿下礁 。
推荐阅读
- 春季养鱼须知问题
- 海参换水方法
- 干海参泡发的正确方法 干海参如何泡发
- 春季怎样养好鱼
- 春季养鱼须知道
- 春季咋孵鸡苗
- 春季蛋鸡饲养管理
- 冬春海参养殖注意事项
- 鲤鱼放养管理技术
- 池塘养殖冬春管理主要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