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提高仔猪成活率技术要点

冬春以来,一些地方仔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疫病多发,仔猪死亡率增加 。为帮助广大养殖场户改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成活率,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提出了加强仔猪饲养管理的四项技术措施,供大家参考 。
一、加强仔猪疫病防控
养殖场户要继续加强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定期开展母猪群监测和检测,发现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或抗体阳性,及时扑杀并无害化处理,对猪舍以及全场进行消毒,对可能受到污染的生产物资严格规范消毒处理;污染严重的养殖场应进行全场猪群的清除和猪场的彻底消毒 。强化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特别是要加强购猪和引种的检测,防止引入非洲猪瘟病毒感染阳性猪 。
针对猪流行性腹泻,要做好种群免疫,加强仔猪疫病综合防控 。一是加强猪场内外环境卫生消毒,尤其是产房卫生消毒 。仔猪断奶后,产房母猪应全部移出,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洗、清除粪便及污染物、干燥、喷洒消毒剂或进行熏蒸消毒、空舍5-7天,同时对产房的饲槽等饲喂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 。待产母猪进行卫生清洗后,方能进入产房 。二是疫苗免疫接种 。合理制订免疫程序,做好母猪的跟胎免疫,为所产仔猪提供一定水平的母源抗体,保护哺乳仔猪 。三是发病猪场应重在切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场内传播,立即隔离发病猪群,对发病猪产房彻底进行消毒,严格采用清洗-干燥-喷洒消毒剂(熏蒸、火焰消毒)-空舍的消毒程序,以杀灭污染的病毒 。
二、加强饲料营养调控
【当前提高仔猪成活率技术要点】重点考虑提高母猪采食量和泌乳量 。可通过提高日粮营养水平、饲喂适口性好的饲料、选择适宜的饲喂方式、供给充足清洁水等多方面措施进行 。通常情况下,一头哺乳期母猪每天需要30-40千克清洁水,其饮水器流量控制在1.5-2千克/分钟 。同时,还可通过减少环境应激和生产中的噪音,保证哺乳母猪健康,从而提高采食量 。
仔猪要适时补料,充分满足营养需求 。早补料能促进消化道和消化腺体的发育,可避免仔猪乱啃赃物,减少下痢病患和死亡 。仔猪出生6-7天开始诱导补料,10天后逐渐补充高能量、高蛋白、适口性好、易消化的全价混合料 。注意补充铁盐,仔猪出生后2-3日龄在仔猪颈部肌注100毫克铁复合制剂,以防止仔猪因贫血引起下痢 。
三、加强仔猪饲养管理
一是固定乳头 。全窝仔猪出生后,即可训练其固定乳头,保证每头仔猪及时吃到母乳 。固定乳头时,可先让仔猪自行选择,再按体重大小强弱适当调整,使弱小仔猪吃中、前部乳头,强壮仔猪吃后部乳头 。人工辅助两三天,便可固定仔猪吃乳位置,保证仔猪均衡生长 。二是早吃初乳 。仔猪出生时,肠道上皮处于原始状态,具有吸收大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机能,6小时后开始下降,12小时后几乎失去此项功能 。早吃初乳,吃足初乳,是提高仔猪抗病力的有效措施 。三是防止踏压 。母猪起卧时容易踩伤或压伤仔猪,特别是仔猪出生1-3天更易发生 。应设保护栏或保育间,采取母仔分开睡觉休息,防止压死踏伤仔猪 。四是科学断奶 。仔猪断奶日龄一般都在21-28天 。在计划断奶前5天,母猪就要逐步减料,以减少乳汁分泌,迫使仔猪吃料,减少仔猪应激 。断奶后转至保育舍环境温度必须保持在24℃以上 。在饲喂仔猪时,不可加料太多,每次只让仔猪吃八九成饱 。每天最好饲喂5-6次,间隔时间以3-4小时为宜 。
此外,当仔猪转入保育舍,精心调教非常重要 。转栏1周内要反复调教,建立仔猪条件反射,经常观察仔猪活动,采食情况、粪便状况,及时打扫,确保圈舍空气清新,环境整洁 。冬春季节,在保证室内温度的前提下,白天可打开窗户或运动场,给仔猪或猪舍内增加光照,提高温度,增强仔猪抵抗力,提高成活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