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冬季防治三招

冬季深耕、细耙、灌水既是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棉铃虫的有效方法 。
1.冬季深耕 。棉铃虫一般在距地面2.5-6厘米(深的可达9厘米)处化蛹越冬,冬耕可以破坏蛹室,改变蛹体的自然状态,降低翌春羽化率;可以将部分虫蛹翻至地表,使其干死、冻死或被天敌啄食;可以将部分虫蛹翻人土壤深层,使其不能正常羽化出土而被闷死,从而减少越冬虫源 。冬耕时间越早越好,一般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就要抓紧进行,在大地封冻前(冻土层超过5厘米)耕完,以延长风化时间,提高灭虫效果,并有利于多接纳雨雪 。耕翻深度应在10厘米以上;冬耕越深,灭虫效果越好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棉铃虫成虫飞翔能力强,冬耕灭虫必须大面积进行才能有效;除预留的棉花白茬地外,麦田套种行、果园空白地等,也要进行冬耕 。
【棉铃虫冬季防治三招】2.耕耙结合 。冬耕前先耙一遍,耕翻后再细耙碎垡,可以蓄水保墒,并能耙死部分越冬虫蛹 。据调查,棉田冬耕先耙,能耙死76-85.6%的棉铃虫蛹,冬耕后蛹被埋入土壤深层,可使成活率降低86.4-92.5%;另据山东省农科院观测,冬耕后接着耙地,春季5厘米土层含水量为16.4%,而未耙的仅8.2% 。
3.耕后灌水 。冬耕后接着冬灌或春灌,不仅能沉实、风化土壤,而且还能提高越冬蛹的死亡率 。据中国农科院研究,土壤相对含水量在40%时,棉铃虫蛹死亡率为35.7%,成虫羽化率为40%;土壤含水量在70%时,棉铃虫蛹死亡率为46.7%,成虫羽化率为33.3%;当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时,蛹的死亡率为100% 。另有资料表明,冬耕冬灌的地块,棉铃虫蛹越冬死亡率在80%左右,只耕不灌的地块越冬死亡率为60-70%,不耕不灌的地块只有30-4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