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核病的症状识别及无公害防控措施

一、疫霉根腐病
1.症状:大豆各生育期均可发病 。出苗前染病 引起种子腐烂或死苗,出苗后染病 引致根腐或茎腐,造成幼苗萎蔫或死亡 。成株染病,茎基部变褐腐烂,病部环绕茎蔓延至第10节,下部叶片叶脉间黄化,上部叶片褪绿,造成植株萎蔫,凋萎叶片悬挂在植株上 。病根变成褐色,侧根、支根腐烂 。
2.防治方法:选用对当地小种具抵抗力的抗病品种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深耕及中耕培土 。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湿气滞留 。)播种时沟施甲霜灵颗粒剂,使大豆根吸收可防止根部侵染 。播种前种子重量0.3%的35%甲霜灵粉剂拌种 。必要时喷洒或浇灌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喷洒植物动力2003或多得稀土营养剂 。
二、大豆菌核病
1.症状:苗期染病 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部干缩呈黄褐色枯死,表皮撕裂状 。叶片染病 始于植株下部,初叶面生暗绿色水浸状斑,后扩展为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中心灰褐色,四周暗褐色,外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亦生白色菌丝,叶片腐烂脱落 。茎秆染病 多从主茎中下部分杈处开始,病部水浸状,后褪为浅褐色至近白色,病斑形状不规则,常环绕茎部向上 下扩展,致病部以上枯死或倒折 。病茎髓部变空,菌核充塞其中 。干燥条件下茎皮纵向撕裂,维管束外露似乱麻,严重的全株枯死,颗粒不收 。豆荚染病 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荚内、外均可形成较茎内菌核稍小的菌核,多不能结实 。
2.防治方法:精选种子汰除菌核,秋翻整地,轮作换茬,拔除病株烧掉 。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40%菌核净(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喷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