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

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中重要病害之一 , 该病害一般发生在春季伤流期、开花期和秋季 。溃疡病发生后来势凶猛 , 危害巨大 , 轻者减产、枝条干枯 , 重者死树、甚者毁园 。
症状识别 该病主要危害植株主杆、枝蔓、叶片及花蕾等部位 。一般新生嫩叶抗性差 , 较易侵入 , 初染叶片上出现退绿小点 , 水渍状 , 后发展到一至三毫米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的褐色病斑 , 边缘有明显的黄色晕圈 。新梢染病 , 发黑枯死;花蕾受害 , 不能张开;主干和枝条受害 , 皮层组织呈水渍状 , 变软 , 梢隆起 。当病斑扩大成一厘米宽 , 数厘米长的条斑后 , 病斑开裂 , 皮层和木质部分离 , 病斑周围变暗褐色或黑色 。春季伤流期 , 大部分树体染病后 , 皮层会渗溢出铁锈红色的胶状病菌 , 随分流液扩展 , 直漫延至木质部变褐腐烂 。最后导致枝条萎蔫、枯死或整株枯死 。
发病规律 溃疡病是一种腐生性强、又耐低温的细菌 , 主要在树体病枝上越冬 , 或者随病枝病叶等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 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 。翌年早春三月开始发病 。四月下旬出现发病高峰期 , 发病部位多从衰弱的枝干皮孔、芽基、落叶痕、枝条分杈处开始 , 如遇风雨会不断重复侵染 。
致病原因 低温高湿 , 多雨天气 , 气温突降遇冻后或先年超负荷挂果 , 树体抵抗力下降后 , 易染病原菌;农事操作人为碰伤 , 夏剪冬剪的剪锯口愈合慢时 , 易使病害侵入 , 造成发病 。
农业防治 多施农家肥料 , 改善土壤结构 , 提高树体对多种元素的吸收利用率 , 限制挂果量 。
【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化学防治 春季发病后 , 对小伤口或病斑 , 用小刀在病灶部位纵向上下割三个伤口 , 深达木质部 , 伤口上下必须超出病灶1至2厘米 , 用毛刷蘸强力克菌灵50倍液在上刀口挤压 , 迫使药液穿过病灶向下口流去 。在发病盛期 , 且病灶大 , 可用原液少量涂入 , 以利快速杀菌 。如剪锯口或树体的病斑过大 , 可选医用凡士林拌杀毒矾 , 在刮去病部坏组织后涂抹此膏 , 既能保护伤口不受病菌侵染 , 又能使新的皮层快速生长 , 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