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发热症候群的猪病及其病因分析

【具有发热症候群的猪病及其病因分析】发热是指动物体在致热原刺激作用下,体温调节机能发生改变引起产热与散热平衡失调、产热大于散热,从而出现的以体温升高为主,并伴有寒战、多汗、皮温不均、心率加快、呼吸增数及各组织器官机能和物质代谢改变等发热综合症候群的全身性防御性反应 。
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直肠温度,健康猪的体温范围是38~39.5℃ 。通常体温凌晨较低,午后较高,同一个体其体温的昼夜波动在0.5~1℃之间 。影响体温变动的非病理性因素除了随昼夜节律变化外,还与品种、性别、年龄、海拔、精神状态及外界环境有关 。肥育猪、妊娠后期母猪、幼龄仔猪的体温上限可达40℃;而营养不良、老龄猪体温稍低 。兴奋、运动、使役、采食、咀嚼等可使体温升高0.1~0.3℃ 。因而临床上应在病猪安静休息一段时间后检测体温 。
当直肠温度超过正常值上限,或昼夜波动超过1℃时,可判定为发热 。但仅靠体温升高来判定发热是不够的 。例如,外界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过大,空气流通不畅,或广泛的皮肤疾病可使机体散热困难而引起体温升高,这种体温升高则不是发热,而称体温过高 。发热的同时或前后,机体常表现寒战、皮温升高、皮温不均、肢体末端发凉、多汗、心率加快、呼吸增数或急促、沉郁、消化障碍、食欲不振、少尿等,我们把发热时或发热前后相继表现的这一系列症状叫做发热症候群 。在评价发热对机体的影响时,除参考直肠温度测定值外,必须结合发热症候群的有关症状,尤其是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 。体温与症候群协调上升,常提示病情加剧;体温与症候群逐渐下降,则反映病情好转与恢复;而体温与症候群变化相异或交叉,常是预后不良的征兆 。
如前所述,临床上常将发热分为微热(体温升高1℃)、中热(体温升高2℃)、高热(体温升高3℃)和最高热(体温升高3℃以上) 。一般说来,发热程度可反映疾病的性质、程度及范围 。微热常见于局部炎症或轻微的疾病及某些寄生虫病,如口炎、胃卡他、猪蛔虫等;中热可见于消化道、呼吸道的一般炎症及某些亚急性、慢性传染病,如胃肠炎、支气管炎、亚急性或慢性痢疾等;高热可见于急性传染病和广泛的炎症,如猪瘟、肺疫、流感、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急性弥散性胸膜炎、腹膜炎等,最高热则见于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如丹毒、炭疽、急性败血型链球菌病等 。
临床上常常每日对动物定时检测体温两次,并逐日将体温记录连接起来,构成体温曲线,称为热型 。许多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各自特殊的热型,疾病的热型对认识疾病的本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稽留热:高热持续数天不降,且昼夜温差在1℃以内谓之稽留热 。常见于猪瘟、丹毒、流感、大叶性肺炎、猪急性痢疾等 。
弛张热:昼夜体温变化超过1℃但不降至正常体温的状态 。常见于小叶性肺炎、胸膜炎、败血症、灶性化脓性疾病等 。
间歇热:以发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为特征,发热持续数天后,体温降至正常范围,几天后又重新升高,如此交替出现的现象称间歇热 。发热持续期或间歇期的长短不等,可一至数天,常随致热物质进入血液并作用于神经中枢的时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变化 。发热时表现恶寒、战栗、多汗等症状,进入间歇期则症状消失 。常见于血孢子虫病、支气管炎及化脓性局灶性感染 。
不定型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体温变动无规律,体温曲线呈不规则变化,属于不定型热 。常见于许多非典型经过的疾病,如慢性猪瘟、慢性副伤寒、…慢性猪肺疫 。

推荐阅读